关琛想要放假,和放松偷懒无关。
只是因为张景生曾跟他讲过,像他这种体验派,表演方式近乎催眠,全情投入之后不可能马上抽离情绪,所以需要休息。
张景生给关琛旳建议是,一年当中,四个月用来准备角色,四个月拍摄,再剩下四个月好好生活,脱离角色,累积感悟,沉淀自我。
关琛不是很明白,他每次拍完电影都精力充沛,从角色中获得不少力量,迫不及待地想要展望生活,一点也不觉得自己哪里被催眠了,但张景生毕竟是个很厉害的演员,而且还是艺术学院的荣誉教授,是知识分子,文化人,关琛不能把张景生的话当做屁话来思考。
脱离角色暂且搁置,但累积感悟、沉淀自我确实很有必要。
虽然他被很多人叫作天才演员,但关琛最清楚自己的能耐,明白自己的戏路主要受知识水平限制,正如人无法赚到认知之外的钱,他也没办法演好认知之外的角色。比方说,霍利之前交给他的文艺片剧本,关琛看得很艰难,满脑子想的都是【这个角色为什么要这样?他是不是有病?】、【这电影他妈到底在说什么?】、【霍利是不是有病?】。之后霍利好几次来问写得怎样,关琛都只能委婉地说看不太懂。
所以还是得多看几本书,多做几件好事,多观察观察生活。
只不过,大师兄这时候弄出个新公司,一下打乱了关琛的计划。
《黑蛟龙2》虽然才上映,但是反响强烈,票房涨势和口碑扩散远超预期,片子背后的那家小作坊制作公司,都不等片子下映,就想着凑齐原班人马,着手准备开发第三部。
关琛作为预定的主演之一、武术指导,这次还新增了一个联合制片的头衔。
这意味着他的休息时间缩短了。
但是关琛一点也没有不高兴。
“现在当制片会不会太早了?”张景生在电话里问,语气中颇有些交浅言深的忧虑。
张景生不知道这么问会不会让关琛不高兴,但他犹豫几秒还是这么问了。因为在他看来,关琛某种意义上有一颗赤子之心,如果作为纯粹的演员,将来能走很远,任何分心之举,都是对其天赋的浪费。
张景生当过制片,最清楚制片的职责,一部电影的前前后后,从剧本的主题确定,到发行的宣传,前前后后,都需要不断地盯着项目往前推进,中途跟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作为演员的话,免不了要让人分心。
然而关琛却说:“没关系。”
他说:“至少这个角色不会让我分心。我当制片,其实也是在体验角色的。”
“体验角色?”张景生疑惑了。
“当制片,组建团伙,肩负几十上百号人的生计问题;按时给手下工资;甄别谁是忠心,谁有异心,谁在浑水摸鱼;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这不就跟黑社会老大在干的事一样吗?”关琛笑着表示,这样的工作太适合他理解角色了。
为什么会被老大抛弃,是关琛无论如何都难以释怀的问题。
他原以为自己永远都没办法搞清楚了,但是《黑蛟龙3》给了他一个去寻找答案的机会。
关琛试图以表演的触角检索记忆,在扮演中加以甄别、理解、共鸣,最后在想象中抵达真相。
《黑蛟龙3》里面【琛老大】,是关琛给自己的一个说法。
关琛想通过当社团老大来体验角色,是不可能的了,好在有个制片人的岗位,工作性质也差不多。
“体验角色……嘶,你这样讲的话,倒也还算合理。”张景生被关琛的理由说服了。
两个人这才进入今天这通电话的正题。
“你剧本有了没?”张景生问。
关琛说,初稿已经有了,但是等到《黑2》下映之后,可能要开个总结会,针对片子的问题和观众的反馈,再调整调整第三部的剧本。
张景生听了剧本的大概,就决定了,“行,这电影我投了。”
“你剧本都还没看啊!”关琛非常纳闷,他昨晚特意让垃圾少年制作的六十页PPT都还没派上用场呢!
“投资嘛,有的投项目,有的投人。”张景生说他也看过《黑蛟龙2》剧组的全体采访,新闻传到网上之后,业内很多人都不太相信,觉得是一种炒作的噱头,但张景生跟关琛共事过一段时日,太清楚关琛对于剧组的渗透能力,他说:“只要采访上80%说的是真的,那这项目就亏不了。”
关琛很谨慎,说还是有可能亏的,因为可能电影太“现实”,太“负能量”,恐怕会卡在审核那关。
张景生哈哈大笑,觉得关琛很幽默,装外宾装得很像。
“对了,你们那个制作公司叫什么名字?”张景生问。
“新竹。”
这名字是大师兄起的。
在【以战养战羊毛出在羊身上8。0】计划里,对于新公司的名字,关琛其实提供了好几个,以供大师兄从中选一个。就连商标都让垃圾少年画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