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是礼仪之家,分家分的很和气。
先按人口,分了粮食和房屋还有田地还有牲口家禽。
剩下的生产工具,大到手推车、犁耙,小到锅碗瓢盆,都按市价或者新旧程度折算成钱,愿意拿东西的就出钱,不愿意拿东西的就补钱。
昨天前天,已经分得差不多了。
对于徐老太爷的分法,儿子儿媳,孙儿孙媳,都表示公平合理。
没有一个人有异议。
要说有偏袒,徐老太爷也是偏袒的。
他特别对二儿媳和三孙儿给予了照顾。
二儿媳早年守寡,独自把唯一的儿子拉扯大。
到了四十岁,生了一场病,就瘫在了炕上。
一瘫就是十几年。
好在儿媳孝顺,把婆婆当亲娘伺候。
徐二娘经常逢人就夸赞儿媳妇懂孝道。
她的儿子在徐家的八个孙辈里,排行第三,所以她的媳妇,人称徐三嫂。
徐三嫂,人长得胖胖的,总是笑眯眯的,是个非常好相处的人,妯娌们跟她都十分和气,给她家多分了地和粮食,大家都没意见。
徐老太爷见三孙媳孝顺,又因她婆婆卧病在床,给她多分了一间房、两亩地、三百斤玉米。
徐三嫂的男人徐老三在乡政府上班,也不知是干啥的,总之是经常不回家。
分家时,他也没回来。
是几个小妯娌帮徐三嫂把玉米搬进屋子里的。
白玉兰和林虎到来的时候,徐家正在分最后的东西——一个大牛头。
分家分到最后,剩下一头大黄牛,谁家也不肯要。
主要是一分家,都成了小家小口的,要不起一头大牛。
这头牛,原本就是徐老太爷养着让儿孙们过年吃肉的。
既然都不想要活牛,那就杀了分肉。
人多,杀牛很容易。
一上午,肉都分派完毕。
现在是剩下了一个大牛头没法分。
有人建议谁家要,拿了去,换算成钱给另外几家分。
可几家都分了牛肉,都不想再买个牛头。
一个牛头的价钱抵得上好几只母鸡的价钱。
但大家,宁可要一只母鸡,也不要一个牛头。
牛头是消耗品,吃了就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