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化工大唐主角 > 第三十六章 国子监上(第3页)

第三十六章 国子监上(第3页)

郑宛如领着四人来到国子监大门,只见门内矗立着一尊雕像,只是要中国人都认识的老夫子雕像,和我们现代书上看到的一模一样。

孔老夫子是读书人心目中的圣人,那些进出的先生、生员都要到老夫子雕像前行礼,行礼之前还要整理衣冠,一定要庄重、整洁、整齐。看着读书人一脸肃穆的表情,陈晚荣想到瞻仰烈士陵园,极为相似。

郑宛如和陈再荣不再勾肩搭背,整理一下衣衬,来到老夫子像前,老老实实行大礼。郑晴虽是女流,读书也不少,步了二人后尘。独有陈晚荣不理不睬,径直从老无子像前走过。

“哥,不得对圣人行礼。”陈再荣提醒。在这里对老夫子无礼,会给口水淹死。

陈晚荣的理由充分得紧:“我又不是读书人,怎么能给圣人行礼?我要行礼的话,也该是神农才对。我虽是泥腿子,可我也知道一条,不能拜错了圣人,这道理你们懂的吧?”

那么多人都对孔老夫子恭恭敬敬,独陈晚荣例外,不少读书人已经很愤怒了,正准备着来教训一番陈晚荣,没想到陈晚荣先一步把话说出来。读书人拜孔子,庄稼人拜神农,商人祭陶朱公,这是正理,读书人一下子给噎住了。

这话谁也无法反驳,读书人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陈晚荣从孔子像前大摇大摆的走过,徒叹奈何。

对孔子陈晚荣并不是完全排斥,是他开启了民智,正是他开了中国教育的先河,陈晚荣对他很有敬意。只是要陈晚荣象那些读书人一样,对着一尊雕像磕头,陈晚荣无论如何做不到,找个籍口搪塞过去了事。

摇摇头,陈再荣他们跟上去。郑宛如对陈晚荣的做法不能认可,至少也没有理由反驳,只得把这事放下了,当起了义务导游:“这是集贤门。意即广集天下贤士,由太宗皇上御笔亲题。”

大门正上方悬挂着一块泥金匾额,上写“集贤门”三字。这三字气势不凡,金钩银划,如欲腾跃苍穹,唐太宗的飞草真是名不虚传。

对唐太宗这位明君,陈晚荣有着十二分的敬意,虽是见到他的手迹,心里油然而生敬意,整整衣衫,冲匾额鞠个躬。

见了皇帝的字,就如见了皇帝本人,行礼是必然之事,这举动合符这里的规定,那些因适才之事对陈晚荣不爽的读书人郁闷之情稍解。

“站住,你们做什么?这是国子监,朝廷重地,等闲人不得入内!”从国子监里出来五个身材异常高大的兵士,拦住去路,喝问起来。

唐朝的国子监占一坊之地,有一千多间学舍,规模太大,皇城内放不下,是以建在皇城外面,是唐朝唯一不在皇城内的“中央机构”,守卫自然森严,在这里见到兵士,实属正常。

郑宛如笑道:“索大哥……”带队的军官脸一板,斥道:“郑宛如,少嬉皮笑脸的,我在办正事。”

“索大哥,我也在说正事。”郑宛如脸上的笑容消失,介绍道:“索大哥,这位陈再荣陈先生奉国子监之命应试,特来报备。你知道的,这次应试可是太子主持哦。”

后面一句话是在提醒这位姓索的军官不要太无礼,陈再荣是能见到太子的人,后面的话大家都明白。索姓军官冷笑一下道:“就是见皇上,也得这么办,验文书!”

对他这种不畏权贵的品德陈晚荣很是赞赏。陈再荣取出文书递上,索姓军官验过道:“原来是陈先生,请恕无礼。您请进,这两位得做什么的?”

郑宛如介绍道:“这位是陈再荣的兄长,特的送陈再荣报备。这是我姐。”

索姓军官没有说话,看着陈再荣,陈再荣明白他的意思:“索大人,郑年兄说的是实话,这是我哥。”

“那你们进去吧。记住,得守规矩。”索姓军官手一挥,带人退下。来得快,去得也快。

郑宛如解释道:“国子监虽是朝廷重地,比起皇城里宽松多了。家人、朋友来访,都可以见。”

国子监虽是为朝廷培养人才,是官学,毕竟是学术机构。学者之间走访、交流学术是必然之事,要是规定太严苛,不准见面,反倒抑制了学术的发展,对这点陈晚荣很是赞赏。

“这是井亭,东面这门叫敬持门,通孔庙。每当祭祀之时,这里的博士、生员进进出出,人来人往。”郑宛如真是个好导游,逐一介绍。

从中间大门进入,陈晚荣一下子惊呆了,学舍一幢接一幢,宽大明亮,一眼望不到头,就是现代高等学府也没有这等规模。陈晚荣是高等学府的高材生,万未想到国子监竟然如此宏大,不惊讶都不行。

郑晴和陈再荣也是讶异。郑宛如笑着介绍:“武德元年,高祖下旨办学,修建国子监。那时的国子监不大,只有四百来人,都是朝廷官员子弟,没有四门俊生。到了武德七年,战事平息,天下一统,高祖扩建了国子监,设立子四门学,百姓庶民可以凭才艺进国子监求学。

“贞观年间,太宗皇帝下旨大征天下儒士,充实国子监。太宗皇上数度临幸国子监,国子监因此盛极一时。增修学舍一千二百间,扩大了太学、四门学博士和生员,才有今日之盛。”

从他的话里,陈晚荣真切的感受到贞观遗风,唐太宗遗教,是那么的宏大,怪不得唐朝能够盛极一时,名垂千古!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