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1博士生课程学习要防止互联网形式羁绊
利用互联网实现混合教学的根本目的还是在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但是要避免走向极端。www.Pinwenba.com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凯斯林·克里斯托弗(KathleenChristopher)认为,“技术促使我们思考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及如何利用技术使我们的教学方式有所不同。”麻省理工学院前校长凯斯林·杜德斯达特(CathrynDuderstadt)在其20002001年度的校长报告中也提出:无论技术如何发展与变化,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和交流始终是教学的根本,在互动中迸发创造性思想的过程是任何技术都无法取代的,相反,技术应对这一过程予以支持和加强。美国EDUCAUSE应用研究中心(EDUCAUSECenterforAppliedResearch:ECAR)2004-2010年在美国高校中的调查显示,在被问之“你倾向于课程中使用多少信息技术”,七年的调查结果非常一致:绝大多数的大学生都认为课程中的信息技术使用并不是越多越好,他们倾向于信息技术在课程中的“适当(moderate)”应用,并且从2006年之后持“适当”观点的大学生比例增加了近20%。大学生们认为:信息技术虽然能够提高课堂的参与性和便利性,但只是课堂学习的补充;无处不在的信息技术不能够代替“真实的书本和真实的教师”,不能够取代人与人之间的面对面的交互,更喜欢面对面的课堂交互。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在互联网时代的确需要不断地变革,但是如果忽略了博士生的学习特点,只是单纯利用互联网形式填充课堂内容,不但不会改进教学效果,教学质量会大打折扣,导致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学术方法的讲授不够深入,也就是互联网滥用造成的形式羁绊,反而不利于博士生课程学习质量的提高。
访谈中,博士生D203在充分肯定了互联网应用于博士生课程学习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对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进行了反思。
如单纯通过网络视频的形式来观看本领域的演讲或讲座等,教师不对背景、内容等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则与博士生自行下载或观看无异,实际上只会造成课程学习质量的降低。
调查显示,30%的博士生对于互联网可以造成的形式羁绊问题表示担忧,他们认为:“博士生的课程学习应该是探讨性的,在课程中使用互联网可能会分散注意力而导致效果不理想。”
5。4。2导师指导过程要强化面对面的形式
博士生教育中导师作用的发挥不仅仅在于学术方面的指导,而且在于充分的人文关怀和浓郁的师生情怀,如潘懋元教授在博士生培养过程中就非常注重学术氛围的营造,采用周末学术沙龙等多种形式来培养博士生。这种环境的熏陶、感情的传递和学术交流结合在一起,润物细无声,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研究表明,互联网的过多使用,即使是因为交流而使用互联网,也会导致社会卷入的减少与心理幸福感降低。如果人们长期处于虚拟交往所带来的幻觉之中,就可能形成自我虚拟人格,会影响现实人格。
从生态学角度看,导师与博士生之间不是简单的直线型师生关系,而是建立在师生感情基础上的学术内容的互动和提升。单纯通过互联网这种技术手段交流,表面上提高了效率,但可能会忽略面对面交流中眼神对视、气色观察等。师生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包括眼神的对视、心灵的互通,甚至有些时候一举手,一投足,实际上都是感情的深化和升华。师生间通过互联网形式的沟通,一旦形成思维定势或成为习惯,会逐渐减少面对面的交流。但是这种交流缺少了感情的融入而显得生机和活力不足,人文情怀的疏离和失落导致了师生之间关系的疏远,甚至冷漠。
访谈中,博士生D201认为,虽然互联网在和导师的交流互动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导师和博士生之间的面对面的交往还是需要以感情作为铺垫的,而不是纯粹的工作和学术交流。她非常认真地说道:
每天到实验室和导师碰头,得到面对面的指导。每周有一次组会,每人汇报自己的学习进展。这种氛围非常好,积极向上。导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必须要激励别人,导师的关心通过网络就很难达到这个效果。D106、D112也非常认同这一点,在电子邮件访谈中提出:和导师联系呈现出多样性:面对面、电子邮件、电话等多种方式。互联网只能取代一部分,而不应该是全部。面对面的交流比较直接,反应也比较快,有感情的因素在里面,能直接感受到导师的关心。传统的、有一定氛围的学术讨论有必要。我感觉,无论是自然科学也好,还是社会科学也好,都需要从事学术研究的人员既钻研学术信息,又能够把研究的想法、方法、进展、疑问等讲出来进行交流,互相促进、互相启发。因此导师组织面对面的学术讨论在博士生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D117也在电子邮件中答复说:(和导师的交流形式)相对来说还是有些改变,通过Email等方式使沟通更为畅通,但是传统的学术讨论依然有存在的必要,群体性活动的学术氛围比点对点的网络交流更加浓厚,对于思想火花的迸发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调查显示,超过23的博士生不认同“互联网可以取代导师对博士生面对面的指导”,但是也有超过20%的博士生支持了这一看法。说明了虽然互联网可以在导师指导博士生的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但是面对面的交流互动不可替代,在博士生培养过程中依然发挥着主体的作用。
5。4。3边界突破要注意避免博士生浮躁的情绪所谓“边界突破”是指博士生在进行学术研究过程中,突破了传统的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研究学习的界限,边界的突破容易造成博士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浮躁心理。在和外部交流的过程中,博士生容易被外界的荣誉(比如发表的论文数量等)所诱惑,同时又受到博士论文发表的压力,急功近利,产生浮躁兴趣,不能静下心来从事科研工作,转而寻找论文比较容易发表、短期内容易产生科研成果的方向,不能深入探究学术问题。还有的博士生由于受到信息的诱惑,在学位论文选题上摇摆不定,不断地更换选题方向,浮躁心理明显。调查显示,博士生对“互联网容易引发浮躁的情绪”给予高度的认同,占总比例的85%,不认同的不到一成。这一数据说明互联网作为一种信息技术起到“双刃剑”的作用非常明显和突出。
访谈中D303在肯定互联网诸多好处的同时,也认为:
网上的文献信息非常多,多如牛毛,两面性显露无遗,肯定会导致博士生选题摇摆不定。我当时就碰到了这个问题,第一选题感觉在创新性上非常好,但是在网上查找资料过程中碰到了挫折,国内外专家很少在这方面有涉及。继续在网上搜寻,又发现了另外一个选题也是非常有意思的研究,于是就动摇了,反复几次之后,在导师指导下才确定了选题,才有了今天的成绩。所以博士生选题导师必须把关。
D301现在作为导师,在指导博士生的过程,也碰到过类似的问题,他认为:
(选题摇摆)是肯定存在的,信息量太多了。博士生感到这个东西好做一点,那儿东西简单一点,自己很难拿定主意。我只给博士生提供一个大的方向,具体由博士生自己把握。具体操作过程中我主要给他们提供文献,叫博士生自己先去阅读,做一些东西,给我反馈,之后再和我讨论从而确定选题方向。他在指导博士生的过程中也有一些担忧:
(互联网)导致博士生的学习不深入,停留在表层,导致掌握的知识不系统。同时由于信息海量,导致博士生容易浮躁,静不下心来从事科研活动,要考虑的现实问题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