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互联网时代分销渠道的变革 > 6 1 学习方式转变凸显博士生主体地位(第1页)

6 1 学习方式转变凸显博士生主体地位(第1页)

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的倡导者乔治·西蒙斯(GeorgeSiemens)认为,互联网时代,学习就是形成网络,就是在相关的知识节点间建立有效的连接。www.Pinwenba.com学习过程的关键就是将相关知识节点连接起来,形成具有学习网络,从而实现学习者原有知识的更新和构建。互联网时代,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博士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强化,主要表现在检索学习的广泛运用,推动了深度学习和激发了探究学习。

6。1。1检索学习在博士生自主学习中广泛运用

互联网时代,博士生的学习方式不再以传统的图书馆为轴心,而是从基于纸质图书的载体向互联网平台上检索式学习转变。检索式学习强调从博士生的“需要”出发,强调信息的开放性、共享性和自主性。在检索式学习过程中,博士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查找自己所需要的科研文献,通过输入不同的关键词或者利用不同的搜索路径占有科研文献,把获得的文献和资料进行主动分析、分类、分解,从而更加理清科研思路和明确科研方向。在这一过程中,博士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发挥,对提高博士生科研主动性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博士生在开展研究学习的过程中,从传统的到图书馆书刊借阅到使用联机信息检索方式转变、从网络信息的浏览到利用学术搜索引擎转变、从一般的文献信息检索到知识检索与研究性问题的分析转变、从知识检索到知识发现转变。

访谈中博士生深有感触,认为互联网的存在大大方便了文献检索,提高了学习效率和质量,表示目前在学习上已经离不开互联网。

我一般首先通过关键词在网上进行搜索,之后再到专业数据库去下载文章,基本都能找到所需要的文献。(D204)

我最主要的是通过google学术搜索,通过关键字或作者(如果知道某些作者的相关内容)做全面搜索,再筛选。如果在互联网找到了特别急需的学术信息,很开心、很幸福。(D113)

查询信息文献主要利用学校图书馆的数据库、Baidu、Google学术等,感觉互联网非常方便,难以想象以前的博士生是如何进行文献检索的,但是有了互联网之后,文献搜索方便、全面,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D203)

D205认为使用互联网已经成了一个习惯,他运用对比的手法来谈利用互联网的搜索引擎功能。

现在学术查新就必须使用互联网。以前没有互联网,老师介绍了一个概念和参考书等,就必须跑到图书馆查找资料,然后去复印。现在就不需要了,只需要在网上搜索就可以了。

检索学习过程中,博士生在文献、信息处理方面对教师的依赖有所弱化,主体意识得到了提升。传统意义上的博士生教育中,教师掌握了大量的学术信息资源,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和决定性,对博士生产生了一定的束缚,博士生处于相对被动和被主导的地位。但是在互联网时代,博士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检索获得很多的信息量,师生之间可以实现学术信息共享、深度互动。在这个过程中,博士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凸显。访谈中,博士生碰到学术问题,主要是通过在互联网上查找相关信息。D118说,碰到问题,首先在网上查找:碰到学术问题,如果找导师交流,导师也会提出很多问题,还是要通过互联网查找,通过文献得到启发和启示,基本上都在互联网能够找到信息。另外,导师是兼职的,本身就很忙,问了也很难得到及时的答复。调查问卷中,超过八成的博士生碰到学术问题,习惯于先从网上查询,说明检索学习方式在博士生学习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6。1。2互联网使用得当有利于博士生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的结果就是批判性思维的提升,对获得的信息不是盲从,而是一种批判性吸纳。美国批判性思维运动的开拓者罗伯特·恩尼斯(RobertEnnis)认为,批判性思维是“为决定相信什么或做什么而进行的合理的、反省的思维”。从教育的视角来看,批判性思维是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关键特征。

一方面,如果互联网使用得当,资源共享的特性有利于推动博士生深度学习,有助于提升批判性思维,有利于博士生创新性成果的产生。随着科研活动的开展,博士生总会碰到很多问题,有些问题可以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有些问题则可能没有办法从导师那里得到答案或只能得到导师方向性的指点和引导,这时候互联网就可以发挥作用了。互联网的资源共享机制一方面可以帮助博士生及时解答困惑,对博士生产生一定的刺激,从而推动博士生更加深入地思考和研究;另一方面,互联网上人数相对较多,对于一些特定的学术网站,比如诺贝尔论坛,由于知识层次接近,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学科,经常会给予及时答复,回答问题的视角可能不一样,也可能不准确,但是这种答复对博士生的深度学习也是一个激励,有助于他们会从中吸取营养,整合知识,继续深入思考。另一方面,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民主化程度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多元文化价值观念得到认同,博士生的自我意识、独立意识及能力大大增强,在和教师的互动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提高互动的效果和质量。但博士生作为受教育者,在和教师及其专家学者的接触过程中,往往处于弱势和被动地位。比如在和导师交流的过程中,导师的主导权和主动权相对比较多,如果没有一种和谐的氛围,博士生在社会互动过程中往往紧张、担心甚至恐惧,这种交流的效果是可想而知的。但在互联网互动过程中,现实生活中的物理时空、身份地位、人情世故、行为规范等人际交往的繁杂因素在网络中均可以被淡化,远离了导师的“气场”,博士生主体地位凸显,可以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有利于更高效的交流和沟通。在异步交互中,博士生可以在发言之前对自己的想法进行更深入的反思和完善,因而有利于实现更为深入的讨论、研讨。

在访谈中也可以发现,博士生认同互联网有利于推进深度学习。在问到“利用互联网开展学术学习的案例”时,D207列举了很多利用QQ、论坛寻求帮助的实例。有一次利用QQ和师兄来探讨学术论文撰写等问题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还有利用论坛,如小木虫、诺贝尔学术论坛、子午学术论坛等寻求帮助,一般可以得到比较不错的答复,这对于保持和提高科研兴趣还是非常有帮助的。点拨有时就是“醍醐灌顶”,甚至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对于顺利开展科研活动或撰写学位论文都大有益处。从调查问卷来看,博士生对“从网上查询到了重要信息,激发我进一步深入研究”给予了高度的认同,“非常同意”和“同意”比例之和接近80%。访谈中,博士生纷纷对互联网可以提升批判性思维表示认同,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D106从应然层面进行了阐述,认为互联网上的信息众多,博士生必须具备批判性思维,否则就没有办法进行科研活动。互联网显然有助于提高批判性思维。因为前人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到,如果博士生要开展科研活动,就必须要时刻保持一种批判性思维,带着怀疑的心态,去研读、剖析从互联网获得的信息。只有这样,才能不盲从,有所创新。D103则从实然层面看待这一问题,认为博士生认为在使用信息、研读文献的过程中,逐渐提高自己的批判性思维。从结果看,互联网肯定有助于提高批判性思维。因为互联网上存在大量不同的观点、不同的思维,综合起来阅读,看到的问题更加全面、更加客观,往往在深入认识的过程中,提高了批判性思维。从调查问卷来看,接近23的博士生对于“通过互联网了解更多的信息,我对某一学术观点会有比较全面的认识”表示认同,也有超过20%的博士生有不同的看法。

6。1。3互联网对博士生探究学习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

博士生教育的根本就是创新性,而创新需要博士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针对研究问题,通过亲历探究过程来自主建构知识和技能。

首先,互联网可以在维系博士生探究学习兴趣上发挥一定的作用。从事科研学习的博士生,开始阶段会感到科研学习的迷茫,找不到科研的方向,长此以往则会产生心理上的困顿。但是有了互联网,这种心理困顿则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因为互联网上一则资源比较丰富,可以得到更多的相关资料并且成本较低。另外互联网更新比较快,在当天得不到的信息,通过改变搜索路径或隔一段时间可能就可以得到了。广泛占有文献资料是博士生探究学习的前提,为博士生深入开展科研活动奠定了基础。从文献多寡的角度来看,互联网为博士生开展科研激发了思维的活力、保持了科研的动力、维系了科研的兴趣,使得博士生探究学习可以持续进行。

在博士生访谈中也可以看出,互联网对维系博士生科研兴趣还是有很大帮助的。D207是凝聚态物理专业,偏向于理论研究,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概念比较多,通过互联网,他可以查找到具体的信息,对他维系科研兴趣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他介绍说:

比如物理学上的UWC这个概念,开始时只是听别人说起,但是具体是什么东西根本不知道。假如没有互联网,就要去问导师或其他人,而现在有了互联网,通过维基百科,可以知道56页的英语介绍。维基百科搜索概念主要是前人提出,后人批评,应该信度还是很高的。在搜索过程中,如果长时间找不到相关的信息,会受到相当大的打击,兴趣也提不起来。但是通过在互联网上改变不同的路径,找到一些片断,然后顺着这个思路去寻找,就可以找到一些信息,对于提升科研兴趣还是比较重要的。

其次,互联网可以在博士生探究学习时提供部分体验场景。根据陈秋杏(ThuhangT。Tran)等在“情绪和互联网:一个学习模型”论文中提出,互联网适当使用可以使博士生发生显著的变化,在博士生自身及其周围的学习环境中产生对原有价值、信仰、习惯和观念的自我反思。有了这种自我反思的全新学习体验能产生兴奋,能够对原有的学习障碍产生防御机制从而提升学习效果。在博士生学习期间,选择一个合适的科研课题并且通过假设、试验不断验证,对提升学术水平和学术能力至关重要。但是囿于试验条件等客观原因的限制,有时很难为博士生提供合适的设备进行探究和试验。互联网平台上的虚拟试验、远程试验等多种形式为博士生提供了体验的场景。参照李锋等人的研究,利用互联网可以为博士生学习提供四个不同的场景:创设“情境场”,使博士生感知客观事实和相应的知识技能;提供“互动场”,实现博士生的自我反思和与他人互动交流;构造“假设场”,使得博士生对科研题目进行不同方向的假设,有助于博士生全面综合考虑问题;搭建“验证场”,促进博士生对研究假设进行验证和实践。

再次,互联网可以在博士生探究式学习获得的成就感上发挥一定的作用。博士生渴望自己的学术研究得到认可和肯定,希望自己从事的科学研究有价值,得到别人的尊重和实现自我价值。这种需求除了通过发表论文、课题成果发布等,互联网成为更日常的表达途径。比如在论坛中发帖子,把自己的研究体会和研究成果进行公布,会得到其他的人关注和评价,如果这种评价是正面的、积极的,则会成为博士生开展下一步工作的动力;如果评价是负面的、消极的,可以促使博士生反思自己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对改进研究产生作用。在论坛中公布论文发表或者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则会得到其他网友的支持和羡慕,大大增强博士生的成就感和荣誉感,对下一步的科研进展起到激励作用。在访谈中,博士生有33处提出了“离不开互联网”,从文献综述、研究假设、方法选择等都通过互联网进行。在调查问卷中,超过80%的博士生对“互联网影响了我的学习过程”给予高度认同。当然也有超过10%不认同上述论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