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点,军事情报局也获得了足够多的证据,比如韩国的战争动员行动并没有因为中**队全面退出朝鲜而终止,反而加大了力度。
到十一月十日,韩军的编内军事人员已经超过一百五十万,另外还有大约一百万的准军事人员。如果动员深入下去的话,以韩国的人口情况,至少能够动员二百五十万军队与三百万准军事人员。
实际上,根本要不了这么多。
韩军参战,与台军的作用相差不大,都是替美军打后手。按照十比一的比例计算,在美军投入四个师、十万人员的情况下,韩军最多只需要投入一百万地面部队,以及数量相当的非军事人员。
也就是说,韩国即便不扩大动员规模,也有能力为美军提供支持。
问题就在这里,仅凭十万美军与一百万韩军,能够击败中国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别说击败中国,能够在东北地区打几场硬仗就不错了。
虽然从战略上考量,东北方向只是佯攻,而不是主攻,但是佯攻要打成样子,要让中**队在这边付出足够大的代价,就得有巨大投入。
这里牵扯出了第二个问题,即日本会不会参战。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就连李一帆都给不出确切答案。
台海战争之后,美国做出让步,同意让日本组建正规军。
看上去,这是美国在兑现承诺。实际上,肯定没有这么简单。
以美国的一惯方针,在日本没有利用价值的情况下,为了本国利益,反悔是很正常的事情。美国不是没有这么干过,而是经常这么干。
从长远来看,日本建立正规军对美国并没有好处。
美国仍然这么干,只能说明,日本还有利用价值。
当然,日本的野心也不小。
以实力衡量,日本自卫队超过了很多国家的正规军,全球排名肯定在前十之内。日本组建正规军的关键不在军队本身,而是在政治上。
这里面即有美国的限制,又有当初由美国订下的和平宪法的限制。
也就是说,即便美国做了首肯,日本要想组建正规军,也要突破和平宪法,或者说是撕掉和平宪法。
台海战争之后,日本当局就在做这件事情,即对和平宪法的去留进行全民公决。
只要迈出这一步,日本就不再是哪个处处受到歧视的战败国,将成为一个拥有全部国家主权的正常国家。
既然是正常国家,就有权对外用兵。
由此可见,美国在这个时候给日本松绑,仍然是在为后招着想,即在必要的时候,需要依靠日本的军事力量。
不管怎么说,在西太平洋地区,日本是美国众多盟友中国力与军力最强大的一个。
问题是,日本参战的弊端并不比好处少多少。
这些弊端,不仅仅是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拿韩国来说,韩国当局不会同意日军过境,不会让日军踏上朝鲜半岛。如此一来,日本就不可能从一开始就参与东北方向上的战略进攻,要等到美军夺取了一座港口、而且是中国的港口之后,才会出兵。
东南方向上的情况也很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