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句大逆不道的,若想今上再无病痛,那除非他驾鹤西归。
难不成靖王要留在京中直至今上宾天?
早已成年,且开府就藩多时的皇子长留京师,实在不合规矩。
元和帝此举的意味也因而更加耐人琢磨。
是见到靖王能力卓绝,青眼有加,令生打算?
还是看他太过能耐,放出去心中不安,才留在京中,变向架空?
朝臣之中,沉得住气的还在静观其变,有些急躁的已然开始尝试与靖王结交。
都说圣心难测,靖王这一点上倒是极有乃父之风。
他每日按时上朝,下朝后便留在元和帝的寝宫龙栖殿里侍奉左右,傍晚宫门落锁前便离宫,若遇元和帝身体情况较差时,也会留宿宫内,就睡在龙栖殿侧殿里。
对于有意巴结他的大臣们,他则淡然处之,既不热络,也不抵触,面子上圆场一过,私下再无其他接触。
端的是安分守己,叫人寻不出半点失据之处。
顾婵自然是往乐观的方向看。
或者说,她希望这件事能有乐观的结果。
自古以来,皇帝登基不外乎两种方式,要么名正言顺被传位,要么就是篡夺皇位。
婚期越来越近,顾婵与韩拓已绑在一条船上,她自然希望他走常规路,被元和帝传位,这样不但好听好看,还可以免去与宁皇后母子的冲突。
若不然,韩拓又带兵造反,届时靖王成为反贼首领,她这个靖王妃岂不就是反贼婆子……
顾婵摇了摇头,把这个丢脸的名词抛出脑海,她两辈子都行得正坐得直,才不要当反贼。
*
眼看年关将近,蒋老太太照往年惯例安排出一日前往慈恩寺探望独女顾景惠。
慈恩寺建在京师以北十五里的青连山上,早年是一处香火极鼎盛的寺庙,自从大殷开国的首位皇后出家于此后,逐渐演变成无子嗣的王室妇人寡居清修之所。
顾景惠十六岁时嫁与延郡王世子为妻,两人青梅竹马,感情甚笃,谁料不出三年世子因病去世。
顾景惠受不住打击,伤心过度,腹中五个月大的胎儿也没能保住。
为亡夫守丧满一年后,她便自请到慈恩寺长居守节,至今已有六年之久。
这日与蒋老太太同行的是顾婵与顾姗两姐妹。
蒋老太太即便不喜薛氏,在明面上还是尽量将孙女们一视同仁,只是顾姗性格呆板,常常一日也说不出几句话,自然不如顾婵讨喜可人疼。
祖孙三个到达寺中时早课尚未结束。
入慈恩寺进香或是探视皆需事先请批获准才可成行,此时自有知客的比丘尼将三人引至客房静候。
大约半个时辰之后,身穿缁衣道袍的顾景惠推门而入,她乃带发修行,长发高束头顶成髻,以一顶乌金芙蓉冠固定,除此之外再无其它饰物,面上未施脂粉,神情淡漠严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