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大人:“芙蓉这个丫头真会说话,酒家还八字没一撇,你就请我的客了。好吧,忙你们的事去吧。”
正仕、芙蓉又往南找到了提督府,见到谭远将军。
正仕:“谭叔叔近来可好?”
谭远:“好!好!你们俩可是东南西北满天飞,尤其是芙蓉少夫人更是能者多劳,打仗有你,种田也有你,今天造访谭叔叔怕是有什么要事相告吧!”
正仕:“不是要事,是小事,应总督查大人之请,让我们在这一带找块地方建一栋大楼,经营各种商业,谭叔成天在这一带进进出出,知不知道这方面的消息。”
谭远:“城南一带商业繁盛,会馆林立,人来人往很多,没有注意到有空地,也没听说谁在卖房子。”
芙蓉:“也没听到部下说过类似的事?”
这时一个部下说:“少夫人,我们提督府这块地如何?”
芙蓉:“这位将军是在说笑话吗?堂堂提督府难道不要了,或另迁新居?”
谭远:“芙蓉,我的这位部将倒不是在说笑话,你也有武职,四品郎中,比他高,他断不敢跟你说笑话。是这样的,芙蓉,眼前这个提督府的确太小了,连护卫想操练一下都不行,因此,我接任后,想将提督府搬到一个较宽阔的地方,至少有个小校场。”
芙蓉:“看中了地方没有?”
那将部:“看中了,隔这有十五里,接近城边了,有千多亩地可做校场,那座三进大院子把门房改造一下即是一个很好的府邸。”
正仕:“谭叔,这么好的地方还犹豫什么?买了就是!”
谭叔:“问题是。。。。。。”
芙蓉:“问题是什么?谭叔不妨向晚辈直言,如是因为缺少银子,这我们可以代为支付,并将提督府建好,作为交换这块地的条件。”
谭远:“如是这样,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正仕:“人家喊价多少?”
那部将:“连屋带地五千两,如要建成提督府和一个可练兵的大校场,至少要七千两,这么大的数字,提督大人一下拿出来是有困难的。”
芙蓉:“我以为要好几万两,这七千两我们付了。趁热打铁,我们马上把这件事办了,行不?谭叔。”
谭远:“当然可以,侍卫备马。”
十多里很快就到了,这大院建于山尾上,三进逐级升高,三进正屋皆长五间,进深三间,高三层,厢房各五间二层,最内一进是正屋,顶上有一个小而高的望楼,围墙皆用条石砌成。
大家坐在第一进正厅,商讨最后售价,屋主亦川东石?人,姓秦,他说道:“谭大人我田契上只写了一千亩,但这么多山堡,都是我这几十年雇人开出来的,当然没有地契,但我都一并卖给你。上面还种着果树,所以五千两草民认为是千值万值。”
芙蓉:“谭叔,你也需要,我看五千两成交了算了。”
谭远:“行!秦老板写买卖契约吧!”
秦老板很快写好。谭远和秦老板双方签字画押,芙蓉拿出五千两。
芙蓉:“秦老板可否带我们去看看界碑?”
秦老板:“应该的,应该的。”
看的结果,很令谭远大为高兴,总面积不下于三千亩,校场达一千多亩,院子占地十五亩,居高临下,屋后山坡上翠竹成林,环庐而生。
房主当即交了钥匙,回到城里。
芙蓉:“谭叔,这块地千值万值,光这块千亩多的校场,你手下三万军队都容得下,什么训练科目都可以实施,所收水果还可卖钱作军费。只是你怎么改建提督府,请谭叔拿个主意,我好几处同时施工。”
谭远:“行!我与部将和幕僚商量好尽快告诉你们。”
他们一行也回到城里,正仕、芙蓉午饭后再去贺知府家,谈到总督建议,将原川主宫迁往原蜀王世子读书的清凉阁,原川主宫建北城商城;他们出钱为提督府买了新的带千亩的校场的府第,原址作南城商城,这样四处商城都有地了。
三天后芙蓉画出回字形商业城的图,经贺知府批准,找到了木工邦,在贺知府主持下先建钟楼和鼓楼商城连带川主宫。商城为七层回字形,面阔每边二十间,包工包料,加上提督府内的装修及大门的重建,最后以一万两千两达成协议,芙蓉先付六千两作启动费。
芙蓉夫妇头次做出这样大的决定,立即写信交到重庆,适逢管世敦和刘芳皆在重庆。对小两口的决定有点放心不下,于是准备去成都详细了解,年届八十的管上学夫妇也想去成都看看,他们坐刘芳的船,从沱江驶进运河,再经府南河,在陆海居与正仕、芙蓉见了面,芙蓉拿着图进行了汇报。管上学夫妇、管世敦夫妇皆觉可行。翌日,又坐马车去四处仔细的看了具体的位置,在如此繁华的地方,建四面营业的商业城;以同时接待四方顾客是明智之举。
刘芳:“芙蓉的理念和设计,在我们管家经商史上又是一个突破。同时在副食猪、羊、牛、鱼及鸡鸭鹅兔上皆建点选购。也是一种尝试,这样大大减少了支出,比一切自己饲养省力省费,如这样做证明是对的,那么以后新开店的餐饮业皆可仿效。”
管世敦:“正仕与芙蓉建商业城从而在一个城中形成以自己为核心的格局,形成自己的庞大顾客群,比只在底楼几间小规模经营肯定要好得多,竞争力大得多。这样京师的前门峨嵋酒家皆可照着改造,江宁的、重庆的、广州的凡够条件的皆可效仿兴建,这可是在经营理念上又一升华。芙蓉、正仕是有功的。”
刘芳:“芙蓉拿钱让谭远买一个很好的校场是对的,说实在,这支军队对我们发展四川、湖广立了大功的。区区几千两算得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