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要反悔可不行了。当年的商场不实行三包,那售货员的脾气也都大着呢。要不是个敢于吵破天去,甚至到经理室去大闹一场的人,退货基本是没一点可能性的。
没辙!洪衍武对付老娘们也头疼。
他就只能是和陈力泉一起,把桃树连带玻璃罩子外裹一层厚棉被。再捆上杠子,连三轮都没雇,就靠他们俩自己步行,一个一个轮着往家抬。
那可真是费了大劲了,想想就知道,二百多斤的东西还这么娇气的。能不遭罪吗?真跟抬两个事儿多的活祖宗差不多。
这一路上洪衍武就埋怨自己冒傻气啊,叫苦不迭说花钱买罪受。
倒是陈力泉看得开,说就兹当练功了,每天他拎那俩石锁还三百来斤呢。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没想到洪衍武一听更郁闷了。
“泉子,我能和你比吗?你的爱好就是练功。我这人懒散,纯属吃老底儿,打滨城回来就没怎么动过胳膊腿儿。现在的我,身子骨还不如在菜站干装卸的时候呢……”
好嘛,您自己犯懒,那赖谁啊?
什么甭说了!自怨自艾没有用,该出的力气还是得出。
但恰恰更倒霉的是,就在洪衍武和陈力泉往“衍美楼”老铺运送最后一盆料器的时候。正好在洪家宅子的大门口,还让单先生和王汉平给撞见了。
两位老先生都是少言寡语的人,看见他们也没言声,可是,随后竟然主动跟过来了。
就在洪衍武和陈力泉小心翼翼放下“蟠桃树”,刚打开“衍美楼”院门儿时候。两位老先生从街角疾步走过来往里这么一看!嘿,洪衍武置办那点东西可就都泄了底了。
因为还有不少东西,院儿里搁着呢,洪衍武和陈力泉得慢慢挪啊。
王汉平干一辈子木匠了,就喜欢好家具,一见院里这些紫檀和黄花梨的玩意,那还有不激动的,一步抢进去,看看这个摸摸那个,嘴里直说“都是宝贝啊!”
就连单先生对那两件大料紫檀家具也是啧啧称叹。那词儿都跟洪衍武想的一样,“紫檀大料难得,赶上皇家御用规格了。”
可他们越是这样,洪衍武就越害怕啊。一是担心人家跟他打听这些东西的来龙去脉,二就是怕这两位再进屋里去,那就什么都藏不住了。
不过让他颇为欣慰的是,这两位老先生倒都是明白人,知道这种事儿忌讳什么。都只是夸东西,谈物件儿。一句额外的话也没提。更没有想进屋的意思。
王汉平还逗洪衍武呢,说“你喜欢这些玩意?好,识货!比我徒弟都像我徒弟……”
而单先生更是出乎洪衍武的意外,随后的几句话竟带给他极大的惊喜,让他今天心里闹的别扭一扫而空。
敢情单先生没多久,就认出了洪衍武弄回来的蟠桃树不是凡品。说那是西太后的东西。
为什么呢?
因为这么大的料器,民间很少见,只有供奉宫廷的御厂才能造得出来,俗称“宫料”或“御琉璃”。而且自宣统以后,老工匠散去,就连御厂也造不出来了。
再加上粉彩的花盆符合同治、光绪时期的时代特征,上面又有“储秀宫制”的字样,自然是西太后的东西无疑。
据单先生进一步解释,说这位太后有个习惯,要求自己用的瓷器,都要署上自己曾经住过的殿堂名。
事实上,慈禧用的瓷器,除了“储秀宫制”还有“体和殿制”,“储秀宫”是她的居所。“体和殿”却是她用餐的地方。因此有“体和殿”这种字样的,应该大多都是些餐具。
最后再配合着这种特殊的题材,结合史料记载,慈禧太后在50大寿的时候费银15000两,60大寿的时候费银121100两,70大寿的时候费银38500两。都曾大量烧造用瓷、摆件和料器。
完全可以进一步断定,这东西是为慈禧太后寿辰专门烧造的。
至于具体是什么时候烧的,有个讨巧的办法,只要数数树上的蟠桃数目,大概就可以知道了。
这么一说,洪衍武和陈力泉立马就来了兴致,俩人一数下来,还真是!每棵树都是整整六十个!
这下给洪衍武美的,不但一点也不累了,郁闷烟消云散。反倒还来了精神头,沾沾自喜地嘚瑟起来了。
他就跟陈力泉显摆,“怎么样,还是咱哥们儿有眼力吧,旧货市场里那么多东西,我就看上这俩玩意了。别说西太后的东西,以后也再也没了。我看,这都算的上国宝了,三千六,划算呀。一句火眼金睛,不过分吧……”
总而言之,那牛X劲儿大了去了,完全没了刚才蔫头耷脑的样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