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被拖回来的已经变得面目全非的老伙计,李庄很心疼。这是他的第一辆车,虽不漂亮,用了多年,很有感情。当初买车的时候他没考虑就买了捷达,谈不上结实,毕竟是多年前的老设计,但是耐操,维修方便,恰好是他需要的小毛驴。
到修理厂评估了一下,那边建议直接报废算了,修起来不划算。李庄只好忍痛申请了报废,看着拖车将老伙计拉走,他站在门口,感觉就像是失去了一个亲人。
不装b,居然也会遭遇横祸,李庄觉得这世界真的是让人有点摸不透。他现在跑动很多,不能没有车,幸好夏元德的帕萨特还在,车况尚可,他就不顾以前说的话,顺手把它拿过来当成新的坐骑。
小美女的事情给李庄的刺激很大,期间她打了电话过来道歉,李庄的态度很冷淡,后来两人就没有联系。至于z大,李庄现在也不需要去,没人能解答他的问题。
六月初,李庄回了一趟老家,是工作上的问题。
杨董的投资到位很快,轻钢结构的厂房建设速度非框架结构可比。设备都是新买的,一次买了二十条线,管理人员都由老厂那边抽调,普通工人从本地招收。这边生产和技术负责人是李庄的老熟人鲁显,总经理是杭城总厂的副总,销售还是由夏元德统管。
erp系统是由一家知名公司提供的,但产品买过来后,李庄解开源代码,将整个系统做了一番修改,以适应新的管理模式。他的改动很成功,大家都觉得用起来比以前方便不少,数据管理和加密也强了不止一个档次。
新工人需要培训,趁这个空当,李庄带着一帮技术人员改装设备。可能是由于这段时间对硬件底层的钻研,他的技术水平明显进步了很多,布线更加合理,生产管理系统的兼容度更高。在能控制的参数越来越多的情况下,数据冗余始终保持在一个适当的水平,分布式并行计算的改进让车间的管理显得更加轻松。
鲁显这段时间进步也快,李庄的要求很苛刻。对于以前的师傅,鲁显还是保持了足够的尊敬,并没有因为自己成为这么大工厂的二把手而沾沾自喜,不可一世。
看着李庄那张显得有些老成的脸,他想起以前的故事。想当初,要是李庄同意,可能公司现在的管理结构完全不同了,虽然他也觉得老板的大女儿跟李庄不合适。
经过近一年的磨合,车间管理和技术人员对李庄的这套系统都很熟悉,李庄的升级线性十足,没有对操作模式作大的变更。这次改装的效率很高,这么多的设备,才用了一个月的时间。
在这个月中,老同学肖新来了很多次,同学聚会后两人一直保持着联系。肖新在省城附近一家钢厂做事,他材料方面的造诣让李庄很佩服,非常扎实,国企的人才也是很多的;肖新则对李庄在自动化方面的高超水平叹服不已,他知道即使自己就算再学二十年,也未必能到李庄现在的层次。
读高中时,肖新因为和李庄性格相投,又是前后排,关系非常好,说是很亲密的朋友也不为过。只是后来两人离得远了,李庄心情不好,肖新忙着读书,通信也不方便,才断掉了联系。
这次两人重新相见,提起昔日纯真不带任何功利色彩的交往,想想现在单位内部激烈的争斗,肖新一阵唏嘘。他问起李庄聚会时所说的创业问题:“桩子,你上次说的事情有眉目不?要是行的话我打算过来和你一起干。”
桩子,李庄高中时的一个外号,木子庄,至于他期待的“庄子”的外号,显然别人不会那么轻易便宜他。
“阿新,要我跟你说实话不?”李庄问。肖新本有个让人捧腹的外号叫“丫头”,原因就在于这家伙长得不高,很瘦,细声细气,白白净净,还喜欢穿偏红色的衣服,经常有人误会是个丫头。现在大家都不敢叫了,朋友之间就借鉴了沿海的称呼。
“你说,以我们之间的关系,没有什么好忌讳的,”肖新道。作为曾经非常要好的朋友,两人对对方骨子里面都很了解。高中时代,基本上没有伪装,双方连对方的一些小动作到底是什么意思到现在仍然记忆犹新,这是进社会以后很难弄清楚的。
“我建议你还是先呆在你目前的单位,我们这边需要大量的高品质钢铁制品,而钢材行业现在又是管制的,我觉得你如果能在单位爬起来,对我们的帮助会更大。等到合适时,你再过来,反正你这部分的股份我会给你留着,”李庄说。
“可以,细节我们再商量,不过自动化方面你要帮我,这样我升职就会快些。”
聪明人之间沟通就是轻松,肖新不是刚进社会的菜鸟,结婚已久,马上孩子就要出生。他知道李庄肯定有顾虑,但不愿意撒谎骗他。朋友间就应该是这样,你可以不说,别人不会怪你,但不要骗人,否则友情很容易毁于一旦。
肖新骨子里是个非常纯粹的技术人员,他想做出点成绩,但国企内部人事复杂,让他很难受。
新工厂设备改装完成后,李庄进行了全系统测试,效果比预期的略好,可能跟他的技术水平提高有关系。婉拒了李慧邀请出去游玩几天的好意,李庄出发去省城,到肖新家里拜访。
双方应酬上很简单,都是做技术的,草草处理完就开始忙工作。肖新材料学研究生是在国内一家水平很高的研究所读的,到现在的单位才在本地d大上的自动化研究生。他没有继续读博士,材料学方面d大一般。
两人一起研究,交流一些观点和设想,肖新甚至还冒险用李庄提供的工具下载了集团研究院的很多实验记录,又托关系带李庄到各个车间参观。整个流程下来,李庄对钢铁行业的生产有了很直观的了解。肖新本身就在集团研究院工作,生产过程中的一些可能出现的变化及应对措施、设备型号及精度、材料晶体结构、热处理等都非常熟悉,可以给李庄提供详细的参数。
有参数就好办,了解流程,合适的模型对李庄来说不难设计。在肖新的帮助下,他仅用三天就完成了肖新手上的几个项目。模拟测试后,肖新拿到厂里进行验证,非常成功。
李庄嘱咐他根据其他同事的研究进度,稍快完成即可,不要急于求成。肖新不傻,知道天才只能领先半步的理论,没有犹豫就很爽快地答应下来。
事情完成,两人就各自的领域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在自动化领域,李庄已是超级高手,肖新在材料学领域成绩不错,颇有想法,几天相处下来,双方都获益匪浅。
李庄在肖新家呆了一个星期,在跟鲁显通过电话得知新工厂暂时一切运行正常后才坐飞机返回杭城。
回到杭城,他继续组装lf3所需要的人工神经元模块。工作台旁边,各种光、电元器件按照分类整齐的放在不同的格子里面。大面的交际圈比他想象中的要大,很轻松地就完成了他交代的任务
肖新的有些见解触动了他敏感的神经,看来各行各业很多方面都是有交叉的地方。简单的人工神经网络电脑只能拿来控制生产线,只不过是更高级的伪智能罢了,要想真正地实现人工智能,还得老老实实一步步来。
六级智脑的主模块设计是李庄考虑了三四年的头疼问题,这里是中枢,需要考虑周全,元器件的质量和类型是一定要慎重的。谁都不知道一旦产生了智能,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这种高级智能从来没有出现过,也许大公司的实验室里有。据他了解,花旗国有些大公司也在从事相关的研究,普通的人工神经网络电脑老早就应用在军事上面,只是因为集成很困难,水平一直无法提高。
李庄觉得主模块的设计首先要搞定的是实现模拟人脑某些特定功能的人工神经单元组合,他根据所学到的神经科学和思维科学知识,用复杂的开关电路加笔记本专用低功耗处理器单元实现了这一功能,将不同的最基本的小单元组合成一个独立的模块。用针对人工神经网络改进过的vai2。0语言来为其编写了一个小的运行子系统。关于算法和数据结构,他则参考了遗传算法、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及其他人工智能算法,加上自己的理解和改进,对自己所用的硬件进行了底层优化,并用vai语言精心描述。
李庄清晰的思路和扎实的基础让软件编写很快,加压测试过后,一切正常,达到了设计的要求。他的手艺也很好,模块组合做得非常精致,各个焊点和接头都经过专门测试。
人脑有100~150亿个神经元,人类目前开发自己大脑的层次还处在比较低的水平,想要完全模仿人脑,以目前的水平是完全不可能的。
李庄想要做的就是模仿思维部分,并结合现有计算机技术来实现交叉混合,产生初步的人工智能。人的身体未必能支撑大脑全部功能的运转,电脑也有比人脑强的地方,比如说复杂工程的计算能力和精密控制。还是那句话,物质基础不同,就不能照搬照抄,纯粹的仿生学设计,一辈子都无法成功。
在他的硬件系统架构中,约有100万个底层神经元小模块,组合成大模块有5万个左右,加上一千个左右的笔记本处理器,易损耗的并行计算模块则独立出来。所幸同类的神经元很多,他买了电子行业的专用设备和机械行业的超精密设备,组成了两条微型自动组装及测试生产线。他要做的就是设计好图纸,并把零件放好。
就算这样,按照他的估计,完成一部标准的六级智脑所有的模块及子系统的组装及软件写入,至少需要半年的时间。他一直在摸索中,没有把握能一次成功,也不敢一次完成。根据他的设计框架,六级智脑光硬件成本和组装测试设备成本就超过五千万,这是一笔巨款,他不敢当儿戏。至于软件成本,他折腾这么多年,至少也跟硬件及设备成本相当吧。
六级智脑的人工神经元数量还是不够,李庄没有信心能把它做得很全能。偏科型人才类的人工神经网络六级智脑,这是他真正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