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张姐!我的!”
郑海起身到窗口取菜,回到座位上正好看到小花偷偷的擦拭口水,不禁莞尔,赶紧招呼姐妹二人:“来,快吃,省得一会儿菜凉了。”
给拘束的姐妹俩一人夹了一个大丸子放到碗里,看到姐俩终于伸筷开吃,郑海自己也夹了一个,一口咬下去,满口肉香。
郑海不禁感到惊讶,真材实料!照比后世好太多了,最主要是味道也好。
正想在尝尝白切鸡,一阵清脆悦耳的铃儿声和”呱呱呱呱”的敲板声从门口传来。
回头望去,棉帘子掀起,两位衣衫破旧但容貌整洁的五十多岁大爷走了进来,其中一位两手各拿一块牛胯骨,两块骨头上面缀有红色的绒球儿。
郑海前世了解过,绒球叫做“龙头”,下面缀有丝绦,称为“龙尾”,上面还拴着许多小铜铃,一摇动哗啦啦地响,两块牛胯骨相互击打,发出“呱呱呱呱”的节奏。
数来宝!!!
郑海顿时来了兴趣,后世要想到听这个得进小剧场。
另一位空手的大爷双手一抱拳,“各位老少爷们儿,我兄弟二人实在没了活路,今天来讨口饭吃!”
店内众人,有感兴趣的也有无动于衷的,但无人应答,毕竟搭话就要给口饭吃,这年头谁活得都不容易,哪敢搭茬。
“去去去!怎么又来个要饭的!”胖大姐又出来显示自己的存在感,偷瞄着郑海,看郑海神情不悦,赶紧说道:“要是没人给你们买饭就赶紧走。”
抱拳大爷看无人搭茬,神情一黯,敲板大爷也准备放下手中的牛胯骨。
这时,郑海说道:“请你们吃顿饱饭到是可以,不过你们哥俩得给咱爷们儿们来一段,让爷们儿们乐呵乐呵!”
老哥俩眼中露出感激。
郑海知道,数来宝的人虽然没读过什么书,但都是有些艺术天赋的。
他们脑子好,耳闻历史故事,听过戏曲唱词,就能熟记于心,悟出这种合辙押韵的唱法。
看到什么,想到什么,马上能按照韵辙,编出有趣的说词,谈古论今,夹叙夹议,积累了一些固定的套路,诙谐、幽默、风趣是数来宝的特点。
抱拳大爷给郑海鞠了一躬,“谢谢这位小兄弟赏口饭吃!那就请我弟弟给大伙来一段,唱好唱赖大伙儿担待点,就是听一乐儿!”
“我大傻杨,打竹板,一来来到大饭馆儿。大饭馆,客人多,生意兴隆真不赖。
座位多,真热闹,也有老来也有少;
有的吃,有的喝,穿着打扮一人一个样;
有吃米,有吃面,个个都是英雄好汉;
看你吃,看他喝,哥俩没钱只能站着看;
小兄弟,大善心,金银元宝家里满屋堆;
你有钱,我有嘴,数来宝的是。。。穷。。。鬼!”
“好!”
“好!”
“好!再来一个!”
郑海回头瞅瞅那位不要脸的,好你妹!不花钱,你就跟着看看热闹得了,起你妹的哄!
“张姐!给这老哥俩一人两碗米饭一人再来一碗大锅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