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1510我的环球航行 狼胥 > 第120章 战列巡洋舰(第1页)

第120章 战列巡洋舰(第1页)

第120章战列巡洋舰

“镇倭号”四个炮班五十人在随后几天时间,一头扎进李柏风的骑兵部队大营,教授明军十式舰炮使用要领和操典规范。基本让明军掌握了火炮的基本操作后,我才令他们归队。

等办完这些事,张志成的船队也完成了煤铁物资装载。于是,我们一起驶离营口港。出发前,李柏风携辽东卫部署和营口卫大小官员来港口送行。

我们在码头上依依惜别,李柏风表示,他看了十式舰炮的操演和试射,深受震撼,希望能继续购买更多的火炮火枪。我答应他,下个航次我们会继续运送火炮和弹药过来。

1513年9月2日,“威远号”和张志成船队一同返回了东方基地。一路上,为了照顾满载的帆船船队,“威远号”一直以“前进一”档位航行,蒸汽机持续慢速运行。在这次航行中,我们测试了“威远号”在不同航速条件下的煤炭消耗情况,作为远航时的航程计算依据。

根据初步估算,“威远号”以前进一档位航行,航速8千米每小时,航程约为一万二千千米;以前进二档位航行,航速12千米每小时,航程约为一万千米;以前进三档位航行,航速18千米,航程约为八千千米;全速航行,航速28到30千米每小时,航程约为四千千米。

回到东方基地这一段时间,我和吴子谦、佛朗一直泡在造船厂和火炮厂,紧盯“致远号”的工程进度。新的电动机按照我画的示意图进行了进一步改进,和“佛朗二型”蒸汽机匹配完成,可以提供稳定的电能供应,驱动炮塔电机,代替人力完成炮塔水平转动。探照灯也进行了进一步升级,比“威远号”上的老型号亮度提高了几乎一个数量级。

除了以上进步以外,这几天最重要的成果是在十二式野炮的基础上,研制了100毫米线膛炮,装上半包围的装甲防盾,安在“致远号”舰中部的四个炮位上,用以填补主炮火力空白。这100毫米线膛炮与陆战队的野战炮相比,加长了炮身身管长度,提高了炮口初速;采用新设计的100毫米枣核形弹头,加大发射药药量;设置了简易光学瞄准镜,提升射击精度。

这新设计制造的舰炮命名为“十三式100毫米线膛舰炮”。有了十三式150毫米线膛炮的制造经验,这十三式100毫米线膛炮的制造没什么技术壁垒,火炮厂仅用两个月就顺利完成。

1513年10月6日,“致远号”完成了船体建造,在船厂全体人员的见证下下水。“致远号”是我们在新船坞中建造的首艘战舰,这船坞造舰法与船台造舰法相比,新舰的下水过程没那么好看。只是在海水高潮潮位时打开船坞面向大海一侧的大门,海水涌入,舰只浮起,再拉出船坞,停在专用码头上,进行栖装。

在“致远号”腾出船坞之前,我就已经在考虑后续战舰的制造。此前我和佛朗讨论过无数次,畅想“致远号”巡洋舰的后续舰型。我希望建造一艘代表我们技术进步成果的最先进战舰,直接对标十九世纪末的世界最高水平,装备4个三联装炮塔,全舰共计12门150毫米口径加长型主炮。新舰应当具备高航速特性,最大航速要超过50千米每小时,相当于现代集装箱船的巡航速度。我暂且将其命名为“定远级”战列巡洋舰,致敬甲午海战中北洋水师的旗舰——“定远号”铁甲舰。

佛朗根据我的构想,进行了详细设计,提出了具体方案。按照该方案,新舰标准排水量6100吨,满载排水量8800吨,载煤2000吨;安装6台改进的“佛朗三型”蒸汽机,成两个“品”字形布局,安置在机舱中,每组蒸汽机集中布置一个大型烟囱;双桨双舵,每两台蒸汽机并联驱动一个螺旋桨,余下两台蒸汽机中,一台驱动发电机发电,另一台作为应急备份。佛朗经过计算,在新舰排水量比“致远号”增加1。5倍的情况下,蒸汽机功率提高了2。5倍,预计航速不低于设计指标。

我和佛朗都被这艘新舰迷住了,佛朗甚至可以说是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带着几个设计师整日待在他的设计室里写画,各类图纸堆积如山。那飞剪型的舰首,威武的全封闭炮塔,高耸的舰桥,挺拔的桅杆,流线型的烟囱,修长的身姿,简直就是大舰巨炮时代完美的科技结晶。虽然她并不能与一战时期动辄两三万吨的战列巡洋舰相提并论,但也基本达到了十九世纪末世界一流海军的最高水平。

同时,佛朗告诉我该艘战舰预计工期超过一年半,全舰整备造价超过白银40万两。

虽然贵,但我们还是造得起的。为了我们心中的梦幻战舰,拼了吧!就在“致远号”下水当天,我下达了建造“定远级”战列巡洋舰一号舰的命令。就在同一天,蓄谋已久的佛朗在冶炼厂主持了“定远号”战列巡洋舰首块钢板的切割和焊接仪式,建造工作全面启动。

十月底,火炮厂经过连续两个多月的日夜赶工,完成了8门150毫米十三式舰炮的制造。“致远号”已经在栖装码头基本完成了舰内设备调试和内部装修,船厂立即投入了舰炮的安装调试。此后一个月,船厂和炮厂配合默契,栖装码头日夜轮番作业,“致远号”建造工程进展顺利,预计年底前即可完成全部建造并展开海试。

就在我们准备进行新舰海试的时候,吴子谦和赵文成来告诉我——无线电收发报系统研发成功了。

我们赶到电器厂,这里有一个电器厂和东方海军学校联合建立的电器试验室。吴子谦介绍说,这是利用《知识概述》中电磁感应和无线电波原理制造的无线收发报机,以人力手摇式发电机供电,作用距离10千米。随后,赵文成指挥技术员进行了演示。他们在电器厂和东方基地之间搭建了两套设备,用电键控制电流断续,形成无线电波,在一定范围内传递信息。当然基本的报文还是沿用我在漳州府城关镇上“发明”的摩尔斯电码拼音方式。

在众人的围观下,赵文成控制电键长短,发出:“nihao。dongfangjidi”。不一会,收信机以灯光闪烁方式回答了一串信息,技术人员译出:“nihao。dianqichang”。试验获得了成功。我高度赞扬了研发团队,将这套装置命名为十三式无线电收发报机,签署命令嘉奖全体参与人员,并从“东方科学技术奖励基金”中拨付奖金。

虽然这套装置还很简陋,只能通过灯光闪烁来传递信息,作用距离不远,而且无线电的发射天线也较为庞大,但毕竟是迈出了我们在无线电应用领域的一大步,实现了从无到有的飞跃。我要求吴子谦和赵文成马上将这套收发报系统加装到“致远号”和“威远号”巡洋舰上。

1513年12月1日,经过船厂和火炮厂全体技术人员和职工的奋战,“致远”号装甲巡洋舰终于完成了全部建造任务。一大早,全舰锅炉升火,准备开始海试任务。我和吴子谦、佛朗、李长昊登上了战舰,和船厂、蒸汽机厂的试验人员一起,开启第一次试航任务。十点左右,蒸汽机热车完成,各系统调试正常,“致远号”巡洋舰拉响汽笛,开始处女航。

螺旋桨在战舰身后开始转动,三千吨的战舰慢慢挪动身姿,如同苏醒的巨鲸舒展着身体。船头逐渐指向港外,李长昊在舰桥下达着口令。

战舰以慢车状态逐渐航行到开阔水域,李长昊看着我,等待着我的口令。

我向他点点头,说道:“开始吧。”

李长昊随即命令:“对准标注区域,全速航行。”

标注区域是我们提前在外海开阔水域标定的五个直线航标,间距五千米,全长20千米,供战舰测试实际速度。

此前“致远号”在栖装码头,已经进行过“佛朗二型”蒸汽机的试车和怠速运行,这次出海实测,两台全新的蒸汽机终于能够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了。

随着命令下达,舰桥后方的两个烟囱中吐出浓重的黑烟,这是机舱在向锅炉中投放大量燃煤,一时燃烧不充分,故而黑烟弥漫。

随着进气口导入大量的新鲜空气,锅炉中的燃煤逐渐充分燃烧,黑烟变成了黄白色的青烟,发动机开始咆哮,带动螺旋桨飞速旋转,白色的浪花在舰尾翻腾,留下长长的航迹。战舰在不断加速,脚下的战舰甲板轻微抖动,前方飞剪型舰首劈开海水,向战舰两侧涌去。我看到驾驶台上的速度表指向了30千米每小时,而且还在不断攀升。

不一会,战舰达到最大航速,速度表指针停在了40千米每小时。这时,第一个红色航标从侧舷飞速掠过,我们开始利用设在舰桥上的改进型座钟进行计时。

所有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严阵以待,盯着自己面前的设备。这是我们从未达到的速度,大家既紧张又兴奋。

我下到了机舱中,这里在轮机长和佛朗指挥下,一派忙碌景象。几十人围绕着两台动力蒸汽机和一台发电蒸汽机各司其职。得益于橡胶减震系统和鲸油润滑剂的双重作用,在最大功率运行时,噪音比“威远号”要小一些,但还是隆隆作响,大家说话都要贴近耳朵喊才行。

佛朗见我过来,向我伸出一个大拇指,示意一切正常。

不到半小时,“致远号”冲过最后一个航标,舰桥传来命令:“前进二!”

轮机兵立刻转动变速箱控制手柄,飞速运行的连杆齿轮陡然降速;锅炉兵大声下达口令,停止送煤;蒸汽调节阀立刻启动,将部分高压蒸汽排出,发出震耳欲聋的呜呜声。

而后,轮机舱噪音明显降了下来。舰桥通报:“海上标注点实际测试最大航速40。5千米每小时!”轮机舱顿时一片欢呼。

我心中暗想,这个航速约合22节,大幅度超过北洋水师“致远号”巡洋舰17节的最大设计航速!

(本章完)

看小说,630book。cc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