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C
“这二十门客都是实干之士,小到诗词歌赋,大到治国理政,就没有他们不懂的。”
“可以说,此二十人的价值,胜过千军万马。”
“王爷真是捡到宝了。”
赵桓很不喜欢“捡”这个字眼,若是宝贝这么好捡,你们怎么不捡一个看看?赵桓之所以能够做到一呼百应,广纳贤士,还不是因为之前苦哈哈的积累?不过有一句话,陈钊却没有说错。这二十门客若是运用得当,确实堪比千军万马。当然了,最关键的一点还在于,有了“免费的劳动力”,赵桓就可以安心当他的甩手掌柜了。“陈钊,你小子别光顾着拍马屁,跨海贸易搞得怎么样了?”
“现在易州府最缺的就是一个字,钱!”
“本王估计,至少需要几十万两银子,才能把这个巨大的窟窿给填上。”
刚才还眉飞色舞的陈钊,一提到钱,瞬间蔫了下去。“绝不是属下故意推脱,而是跨海贸易前期准备实在是太耗时间了。”
“所说已经决定租用远洋海船,可是租的终究是比不上自己的,所以开工建造依旧不可马虎。”
“如此双船并进,这钱可是花海了。”
“而且就算是船和货物准备好了,这一来一去,少说也要一年半载。”
赵桓算是听明白了,现在压根就别指望跨海贸易能够赚到钱。而且就连朱门钱庄,都被跨海贸易给绑住了,根本不敢再额外从里面拿钱。朱家产业又是个细水长流的行当,根本无法在短期内获得大量资金。就连易州方面的税收都不能指望,毕竟上任知州已经收过税了,若是赵桓再动手,岂不是成了揭地皮?非把当地百姓逼死不可。一旁的朱鹏,自然知道赵桓的为难之处,连忙献策。“姑父!要不然我回家再要点钱?”
“多了不敢说,一万两万应该没问题。”
听到这话,赵桓感动的恨不得给他两巴掌,朱家虽然是妻族,可再怎么说也是自己人,赵桓就算是再心系天下,也不可能用自己的钱去填补这个无底洞。赵桓直接挥手拒绝了朱鹏的好意:“就算是把整个朱家都卖了也不够。”
“行军打仗是整个大宋的事,个人就算再有钱,放在国家层面上,也只不过是杯水车薪。”
“几十万两银子的缺口,足够把王府和朱家全部榨干。”
“究根结底,想要度过燃眉之急,就必须先想办法,把陛下手里的岁币给抠出来!”
至今为止,赵桓都没有忘记那九十二万贯岁币。留在陛下手里,早晚是肥了奸臣佞党,还不如拿出来加强国防。但是赵佶把这笔钱捂得实在是太严实了,任凭赵桓磨破嘴皮子,他都不肯贡献出来一文。可见,赵佶赎买九州的心还没有死透。这也意味着,赵佶的意志其实并不坚定,一旦将来战事受阻,只怕是赵佶转眼就会抛弃所有浴血奋战的将士,继续采取他的绥靖政策。就在这时,周博宇前来汇报工作进度,恰巧听见了赵桓和陈钊的对话。“属下这倒是有一策。”
赵桓眼睛一亮:“哦?说来听听。”
周博宇当即放下手里的文书,丝毫不怯场的款款道来:“陛下不肯给钱,说白了还是因为不够重视易州。”
“在陛下看来,反正易州也挡不住金兵,倒不如直接提升汴京的防卫力量。”
“但想要改变陛下的想法,又难如登天。”
“那就不如干脆另辟蹊径。”
“属下可亲自奔赴一趟太原府,佯装要与太原府进行军事协同,陛下必定会有所紧张。”
“毕竟太原府的军事地位,绝非易州府能够相比。”
“只要陛下不愿王爷与太原府有任何联系,那么主动权就到了王爷手里,随意王爷开价。”
听到周博宇这番话,赵桓瞬间茅塞顿开。好一招无中生有!谁说掌握谈判资本,必须手里有牌?没牌可以创造牌!“你这番话倒是给本王提了醒。”
“若是派你去,恐怕说服性不强,倒不如本王亲自去一趟太原府。”
此言一出,陈钊顿时紧张起来。“王爷三思!”
“蔡系党羽狼子野心,一旦知道王爷出城,必定会暗中痛下杀手。”
“就算是带着精兵强将,王爷的安危也无法保证。”
赵桓却耸了耸肩,不以为然道:“只要你们不说,谁知道本王出城了?”
意识到赵桓又要故技重施,陈钊顿时满脸紧张。偏偏这个时候,一声娇喝传来。“你若敢出城,本宫便跟你翻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