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两种声音让辽国产生了迷惑。
也有人提醒耶律隆庆莫要大意,包括萧孝友,可是很快淹没在其他乱七八糟的声音里。
最主要的几种意见,一是与宋朝决一死战,收回燕云。
其次自渝关开始构建第一道防线,迁州构建第二道防线,不让宋军北上。
然而最大的一种意见便是请和。
同意将四州割让给宋朝,但不能称臣,一旦称臣了便不能统辖各族,辽国倾刻瓦解分裂,避过宋军的锋锐,然后勤政爱民,备战练军,学习句践卧薪尝胆,以后等辽国恢复过来元气,一举收回燕云。
那有那么多句践?
这是为自己割让燕云借台阶下的。
因此意见始终不能统一。
就在这时,石普带着兵马从海上登6,宋军也向四州起进攻。
有的人醒悟过来,知道不能善了,但还有更多的人执迷不悟,继续议论要派使议和。这便无形中浪费了许多宝贵时间。
其实还有一次机会。
一般数达到几万以上的军队行兵,多会出现分兵互相侧应的情况。道理简单,若不分兵,就会呆板,一旦受挫,往往产生大败,如史上的淝水之战符坚的前秦军队,赤壁之战的曹操军队,还有宋朝高梁河之战的宋朝军队,萧燕燕南下澶州时的辽**队。就拿史上对比。若非种种原因,赵恒议和。萧燕燕未必有好果子吃,高梁河时若非潘美等将稳住败军。辽**队还不够强,同样宋军可能会全军覆灭。
但分兵也有分兵的弊病,一般来说,若是范围太狭小了,失去分兵意义,其实是等于没有分兵,若是范围大了,相互不能配合,往往被敌人各个击破。
成功的例子就唐击吐谷浑之战。前期几支唐朝军队就在大小积石山之间行军,到了决战时,已翻过了日月山,就在青海湖两边拉开大会战了。
最成功的还是后来的淮海战役,解放军始终在砀山到固县以及徐州这一带穿插,运动,包抄,保持着优势兵力,或是围点打援。或是逼降策反,或是以优势兵力合击。这乃是大兵力会战最典型成功的战例。
失败的例子就如宋朝的雍熙北伐。
当然,它也未必能适应所有战役,如大非川之战时薛仁贵与郭待封也分了兵。而且离得不远。然而两将不和,最终必是失败。
不过常遇春与徐达北上,两军离得又很远。然而他们各自负责战区,相互配合要求也不那么紧张。所以虽分得远,最终大胜。所以说水无常形。兵无常势。
不过总的来说,这个距离无比的关健。
所以宋九起数次战役都注意了这个距离。南来风战役中虽离得远,不过那是分时间段分别起的战事,一个阶段一个阶段来的,对相互配合要求并不严密。
然而这次有一支军队分兵却是很危险。
那就是石普的两万宋军。
看到宋军大规模行动,辽国七嘴八舌,有的人便建议不如出动重兵,两个方向夹击石普的孤军。
战后宋九感到十分庆幸。
若是辽军那样做,也未必能将石普的军队全歼,可是石普的军队必然会损失惨重。相反的辽军就会打出士气与信似。若是损失到一定地步,将后产生无法想像的后果。
先现在六月份了,这在这季节里与辽军会战,对宋军更有利一点,然而离深秋的时间也变得很短了。
其次不能将辽军与辽东隔绝,两路联成一线,辽军能得到更多的援兵,活动的范围更大,未必胜,但必然拖长其反抗时间,那就到了深秋!
当伤亡到一定地步,记住了,宋朝已得到了关内所有地盘,包括未来的山海关,在宋朝内敛的制度下容易产生知足感,那么必有更多的人要求撤军。在他们带动下,包括三军也不想打了。到时候只有撤,一旦撤退,可能就永远撤退了。
不过还好,耶律隆庆这个悲催鬼哪里有那么长远的眼光。
宋朝还做了一件让他激怒的事,赵恒下诏以耶律隆绪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兼幽州路行军大总管。
别当真,这就是活着的辽国皇帝价值,但他是不可能进入军事权的,拥有的仅是一个虚名罢了,就象他的辽王一样。
这不要紧,要命的是宋朝又从耶律隆绪手中得到辽国的玉玺,又让耶律隆绪亲写诏书,诏宣诸州以及辽**民投降宋朝。虽然这不可能得到辽国人的承认,甚至有人唾弃,不过还会有一部分人因此产生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