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荣,殿下尚未号令,你岂能自作安排?”河间王杨弘怒se相斥,燕荣欺负杨广年少,狂妄无礼,但却不敢冒犯河间王杨弘。
河间王杨弘言道:“击溃突厥,在此一战,请晋王下令。”
杨弘出面主持,无人再敢擅自决定,杨广这才发号施令,对众将说道:“突厥四面围城,命李彻率五千兵马抄袭东营;王韶率五千兵马抄袭西营;韩僧寿率五千兵马抄袭北营;豆卢勤率五千兵马直捣南营。今夜三更信炮为号,一起出击。”
四位将军各自领命,杨广又对燕荣言道:“燕将军,你率本部马步军一万人,切断突厥退路!”
晋王杨广把援兵分作五路,专命燕荣劫持突厥退路,自己与河间王杨弘督战接应。军令传下去,河间王杨弘担心有这将官不听杨广命令,吩咐道:“晋王差遣不可怠慢,今晚三更,合力劫营!”众人得令,各自点起兵马,前去埋伏。
杨广与河间王杨弘原地驻扎,等到三更天时,几路伏兵皆以就绪。河间王杨弘传下将令,十枚信炮,指对星空。杨弘一声令下,信炮点燃,“嗖,嗖,嗖……”十枚信炮接连升空,火光点点,白烟划天。
忽然包围朔州的四面连营,喊杀声起,东面李彻抄袭;西面王韶抄袭;北面韩僧寿抄袭;南面豆卢勤抄袭,四路大军一齐出击,截杀突厥连营。此时突厥兵马尚在熟睡,闻听大乱,惊恐万分,混乱不堪。
晋王杨广与河间王杨弘站在高坡之上,远远望去,只见突厥大营火起帐烧,胡乱一片。杀声大震,惹得苦守朔州的隋军将士,也在城头梦中惊醒,纷纷登高眺望。朔州刺史李光、鱼俱罗二人赶忙登上城头,但看突厥已是溃不成军。
李光言道:“援军已至,奄罗败局已定,我等兵分四路,突击各营,与援军里应外合!”鱼俱罗等众人,纷纷响应。只见朔州城门四开,吊桥落下,城中守兵四面呼应,直捣突厥大营。
包围朔州的十万突厥兵马,顷刻间人逃马窜,乱作一团;隋军里应外合,四处夹击,越战越勇,使得突厥大败。
第二可汗奄罗惊恐无措,幸有大将阿史那,及时赶到,“大汗勿慌,随我撤走。”奄罗赶忙调转马头,跟随阿史那一路北逃。
第二可汗奄罗逃不多远,忽然两侧山林之中,灯火通明,鼓锣喧天,大将燕荣率一万伏兵,早已等候多时,前方乱箭阻路,两侧一起杀出,燕荣飞马杀到,正与突厥大将阿史那,二人盘马对打,难解难分。第二可汗奄罗或不择路,只得往黑除逃跑,数万残兵败将,死者不计其数。真可谓:
三更天时夜正黑,十枚信炮星空飞。四路劫营火光起,一支伏兵剿败贼。
威风劲旅扫东西,天煞骐骥踏南北。里应外合气吞噬,千里连营化尘灰。
晋王杨广率兵劫营,大获全胜,解了朔州之围,第二可汗奄罗逃往雁门,大将阿史那被燕荣斩首,大军浩浩荡荡进驻城内,城中百姓无不夹道相迎。
刺史李光与鱼俱罗二人跪倒拜谒,杨广赶忙将二人扶起,说道:“刺史大人,死守不降,忠贞可见;鱼俱罗单骑闯营,堪称奇功;我定当奏明父皇,再做封赏。”众人大喜。
晋王杨广得了首胜,欢喜不已,正yu写奏章为众人表功,忽然河间王杨弘与众将急匆匆来到中军大帐,杨广不知何事,便问:“叔父与众位将军前来,不知有何要事?”
杨弘拿出一个包囊,交予杨广,说道:“皇上差八百里快马,送来一份疾书,我等未敢拆读。杨广接过密书,打开包囊,细细观读,说道:“突厥出兵陇西,大败冯昱、李崇二将,武威、天水、安定、金城、弘化、上都等地纷纷告急,催我部尽快出击,以缓陇西之急。
豆卢勤言道:“只要雁门关不收,河东各地仍在危机之中,必须尽快出兵,收复雁门。”
杨广本想拟奏表功,此时形势紧迫,也只得放下笔墨,思量尽快发兵雁门。杨广言道:“眼下时局紧迫,须尽快出兵雁门。”
河间王杨弘道:“老夫也正琢磨此事,乘胜追击,兵贵神速,不宜拖延过久。”
“好。”杨广言道:“我即刻传令,命豆卢勤为先锋官,鱼俱罗为副先锋,点起三千马步军,即刻出发。”这正是:
分兵五路救围城,隋军骤至似鲲鹏。
但教胡兵败退去,一路肃清至长城。
闲言少续,长话短说,豆卢勤与鱼俱罗二人点起马步军三千,立刻启程。晋王杨广、河间王杨弘等人率大队人马,随后开拔。大军旌旗飘扬,所过之处,突厥残余望风而撤,不过多久,数万大军,驻扎山yin县,兵临雁门关。
三军驻扎,雁门关之地,地貌复杂,东西两翼,山峦叠嶂,其势蜿蜒。杨广不敢贸然出击,便与河间王杨弘、先锋官豆卢勤,选了几名亲卫和向导官一同前往观前探查地形。杨广遍观山势,要冲险恶,难怪是兵家必争之地。
豆卢勤言道:“雁门关东临雁门山,西靠隆山,两山对峙,形如闸门一般,每年大雁往飞两山之间,故称雁门。”杨广遥望山势不仅感叹,如此险山,易守难攻,我若收复,谈何容易。如此雄险,故而后有金代文人元好问做词《阮郎归》,以叹奇山:
别郎容易见郎难。千山复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