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从魔术秀走向娱乐圈 > 第103章 古彩戏法(第2页)

第103章 古彩戏法(第2页)

苏芸一看莫奇认真起来,赶紧解释道:“放心,我是开玩笑,节目组人都很和善,没有不开眼的人!”

她自信的一甩头道:“你就这么看不起我苏芸的能力?”

“我哪敢?”莫奇举双手投降道:“你的深浅我能不知道?”

“讨厌!”苏芸脸一红,看了看没人注意,飞快的亲了莫奇一口道:“我还有事,晚上见!”

莫奇离开电视台,找到吕方,两个人开始讨论魔术,他灵光一闪问道:“吕哥,你对国内的古彩戏法有研究没?”

“古彩戏法?”吕方一愣,问道:“下一场是传统魔术的人?”

“那倒不是,不过孙一凡说以后肯定会有不少这样的魔术师,毕竟大牌魔术师成本太高,国内很多都是走古彩戏法的路子,所以……”

吕方点点头,沉思一会道:“我对古彩戏法了解也不太多,大部分都是通过魔术协会一些同行之间听过,既然你问,我就说点自己知道的。”

“我国是魔术发源地之一,古已有之,有一说自从汉代就有戏法的出现,另有一说更早。直至二十世纪初,一直占有国际魔术界的重要地位。仅就近当代,就有很多魔术大家,如大天一、杨少亭、陈氏伯仲、曾国珍等。”

“不过中国戏法由于演出环境的限制,大多不用音乐,后有用简单打击乐的,民间有“变戏法瞒不了打锣的”的民谚,说的就是演员与伴奏间的关系。大多节目不用音乐伴奏,而是演员边变边用台词,即所谓“纲口”,尤其北方戏法更显突出。”

“中国戏法原多是两个演员,一个主要演员称为使活的,另一个助手演员称为量活的。一般两个演员长期合作,互相非常了解,以至形成死钢死口,节目也比较固定。”

“每个节目追求精益求精,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可欣赏性强。值得一提的是,演员所用的台词与戏法密切结合,即使是包袱儿口也与节目密不可分,而且多是有助于戏法表演,讲究严丝合缝。”

莫奇点点头,他对古彩戏法也略知一二,主要是从师傅口里了解,能看出来他肯定就是古彩戏法的传人,不知道为什么一直很回避这个话题?

吕方继续道:“原来的古彩戏法只有男演员表演,后据我所知先有海上施湘云,后有津门张美娟,我亲眼见过的有现在的业余女演员王向梅。”

“据说施湘云使古彩戏法穿长袍,张美娟刚穿短袖袄、长裙,我见到的王向梅也是长裙。古彩戏法变出的彩物也不尽相同,有大十八件,羽毛花、船、古瓶、鱼缸、水碗、火盆、火碟、火炉、大花盆、盘子、玻璃塔等。”

“所用道具观众见到的仅是一块五尺左右的毯子,但身上还要有相应的门子,这是观众见不到的,也正是古彩戏法精华的重要部分所在。”

“平时表演使用道具简单,分大中小戏法,小戏法如绳子、豆子、环子、碗等日常生活用品。中戏法也是生活中能够见到的如古瓶、鱼缸等。这样使观众看着亲切,对物件的熟悉,更使观众对戏法的效果充满神秘感。其实看似生活中常用,但每一件道具都是演员根据自身条件和节目的需要,专门量身制作。”

“演出环境简单:戏法无论大小,以至古彩戏法,原都是撂地演出,四面围有观众,这一点和现代魔术不同,中国戏法的隐蔽面在下面。现在即使搬上舞台,这一点仍继续保留。”

“这就对演员要求高,中国戏法讲究有戏有法,法即指魔术技巧,戏是指演员自身、同场演员都要有脸上、眼上、身上、手上准确的节奏配合,加之以台词(钢口)相佐,达到一定的效果。这不仅要求演员“变”得好,还要“演”得好,台上的演员之间配合也要默契。”

吕方有些可惜道:“不过与西方现代魔术相比,古彩戏法舞台效果弱!因为戏法的表演需要和观众近距离交流,所以搬到大剧场舞台演出就显得效果上弱了很多。这一点和相声是一样的,适合在小剧场演出。再有中国戏法表演的节奏一般不快,观众没有像看魔术那种目不暇接的感觉。”

“但最终制约戏法发展的还是创新力差!节目更新速度慢,有更新也大多是在原有节目基础上改动,很少见全新的好的戏法节目。”

“我知道的主要流派有三种,北派靠手法,南派靠道具,西派主要是身法,说白了就是变脸!”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