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也没多少页,刚好卡着9页。
方年甚至有闲心想,最后一页是不是谢谢大家?
“在这次内测中,我们发现了‘女娲’系统的许多不足之处,也验证了‘女娲’的优秀;
在这次融资之前,我跟方总就‘女娲’未来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包括但不限于将‘女娲’有限开放,加速发展;
的确,至今为止,我们自主研发的手机操作系统并不能安装任何市面上已有的软件,但我们已经开始了自行建造;
……”
这次,雷軍讲的时间稍微被拉长了一些些。
连第二页PPT都讲完了。
主要是向在座的投资人全面介绍‘女娲’的发展情况,未来方向,商业价值。
包括一些小细节。
还是戴强先开口:“早就听闻方总目光卓绝,不过按照雷总的说法,‘女娲’的灵魂设计师是方总?”
“确实是这样。”雷軍微笑道,“方总改变了我创立小米的初衷。”
“……”
林林总总的问题,又是十几分钟过去。
投资人的角度确实很刁钻。
比针对当康游戏时要刁钻许多倍。
究其原因,只有一个,不信任国产,尤其是不信任国产自主研发的可靠性。
举个例子。
如果小米按照原来的发展轨迹,直接基于安卓深度定制UI。
这次融资面对的问题不会有这么多。
而且这还不是说大家认同了方年提出来的2亿美元估值。
现在只是正常融资流程罢了。
说完了‘女娲’的下一步发展与商业计划后,雷軍郑重其辞道。
“早在开发‘女娲’之前,我跟方总就已经探讨过小米未来的主要发展模式;
首先,小米的发展方向是互联网企业;
依托于‘女娲’操作系统为核心,进军智能手机制造领域,制作出令用户心动的国产手机产品。”
“从‘女娲’发布开始,小米就遵循互联网企业发展,依托互联网与用户建立垂直联系;
这种模式将会复制到手机的制作、发行、销售上。”
“……”
这次,在座的投资人几乎都没怎么开口。
雷軍也基本讲完了小米的未来部分蓝图,包括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包括核心商业模式。
这次最先开口的是过宏:“雷总,你所说的依托于互联网建立垂直联系,是不是类似于电商模式?”
“对。”
“……”
“先系统、再软件、后硬件,这个商业计划流程我是很认同的,但也有些疑惑点……
既然是互联网企业,如何确定做出来的手机足够优秀;
尤其是目前国产手机整体均价不足7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