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秋哥,我会一直等你的,哪怕是五年十年,你可以晚点回来,但不能不回来。
中年汉子看到自家闺女眼底的那抹失落,越来越怀疑自己当初的那个决定到底对是不对。
只能在心底盼望着苏家小子早点回来,自己实在不忍心看着自家闺女这么失落下去了。原本觉得的功名也不那么重要了,如同闺女她娘说的那样,就算没有功名,难道就不让苏家小子娶自家闺女了吗。
中年汉子突然觉得,自己对了这么多年,好像也错了一次。
两年时间一到,算好日子的闺女就每天做完女红就来村口等着,从傍晚等到夕阳落山。下着雨就穿着蓑衣,撑着家里仅有的一把油纸伞,腊月就穿着塞满稻草的棉衣物,手里捧着个热乎乎的红薯。
不间断的等了约莫一个多月。
直到某一天等来了一个邮差。
邮差一路询问村里人,找到了这个名为夕妯的女子的家。这个邮差说自己来自京城,替某位公子送一封信。
喝上一口热茶的邮差把怀里的信封拿了出来,递给了这位名叫夕妯的女子,顺便放上了些许碎银两。
夕妯接过信封,看着上面那清秀又眼熟的字迹,“夕妯亲启。”泪水顺着脸颊滑落了下来,滴落在地面上。
惊喜的拆开信封,夕妯脸色苍白,跌坐在地上,双手抱头痛哭,哭声有些撕心裂肺。一旁的邮差手足无措,暗想着话本里说的还真是不错。
从没遇到过这种事情的邮差小哥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只是在一旁说着话,把书生的话转述给夕妯。随后夕妯让他把话带给书生。邮差在曾经的老太傅的府上递给书生回信。
那一年,他在信中写着,说他中了进士娶了妻,生活美满。
那一年,她在信中回他,说她嫁了人家生了子,阖家欢乐。
那一年,邮差小哥两头跑,回了京城卸了职,在酒楼说起了书,一段凄美爱情比看过的话本都要让人觉得苦涩。
后来,一位年过半百的儒生踏进这座红烛村,坐在村口的大榕树下听着孩童嬉闹,无意中听到路过榕树的行人说到夏家,听到了那个儒生这大半辈子见过的人中,都没有这个名字好听,夏夕妯。
老儒生有些动容,追上去询问了事情缘由。知晓结果的老儒生潸然泪下,痛苦不已。一旁嬉闹的孩童停下了嬉闹,低声安慰老爷爷不哭不哭。
原来,那一年的夕妯没有嫁了人。
原来,那一年的夕妯着如火嫁衣。
原来,那一年的夕妯定格了年华。
百无一用是书生!
这一天,老儒生自断全身意气,带着一身创伤去修那虚无缥缈的天道,一步入三品。
后来,世间少了一位博学的儒生,离红烛村一千三百里外的桃花观上多了一位苦等黄裙的道士。
后来,春秋六国少了一位天下为棋众生为子的国手,多了一位测人姻缘的真人。
后来,红烛村外多了一座坟茔,多了一间草庐,多了一位书生。坟茔上每年七夕都开出了如血般鲜红的彼岸花,经年不断。
彼岸花,开花之时不见叶,长叶之前不开花,花花叶叶永不相见。看小说,630boo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