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还是由老奴来宣读先帝遗诏吧!”
说着,老太监从怀中拿出圣旨。
众人见此,纷纷就地跪下,李恪自然也不例外。
只听老太监不紧不慢地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北境战乱不止,国内动荡不安,朕突感心力交瘁,自知时日无多,而太子李恪,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他日朕若驾崩,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即遵舆制,持服二十七日,释服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父皇……”
李恪眼眶涌出泪水,无比感动。
众臣也是面色一变,纷纷对视一眼,神色无比凝重。
李二是遭遇意外,不幸身亡,在这之前,可从未听过圣上龙体欠安的事情,反而精龙活虎,时常骑马射箭,一日不曾落下。
这突然之间出现这么一封遗诏,不合常理,内容也十分蹊跷。
李恪什么德行,他们这些做臣子的岂能不知?
虽说李恪并非昏庸无道,但也并无出彩的地方。
相比前太子李承乾稳重沉着、谦虚内敛,李恪差远了,怎么看都不是继承大统的合适人选。
但偏偏就出现了遗诏。
很显然,这其中必有猫腻。
但事已至此,大唐这个时候的确急需新帝继位,整顿朝纲。
众臣也无人上前确认遗诏真伪。
在沉寂一段时间后,房玄龄首先喊道:“恭喜太子殿下,殿下还不快快接旨?”
“太子殿下,接旨吧!”
老太监也是微微一笑,眼中却是闪过一丝微不可察的异色。
“这……”
李恪先是面露为难,随后才叹息一声,道:“既然父皇执意让本宫来接任大位,本宫自然不能违背了父皇的遗命!”
说着,李恪朝着圣旨就是一个叩首,同时双手高高举起:“儿臣,接旨!”
老太监顺势将圣旨放到李恪的手上。
仪式就算是完成了,下面的众臣齐声喊道:“吾皇万岁万万岁!”
“诸位大臣,按照辈分来说,在座的各位皆是本宫的长辈,日后本宫若是有做得不对的地方,还望诸位叔伯警示和指点。”李恪一脸谦逊地说道。
实际上,他内心无比激动。
终于,这梦寐以求的皇位,是他的了。
这种发自灵魂的愉悦,是他从未有过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