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边王世明就给牛犇犇讲了他们昨天晚上卖小龙虾的火爆场面。
听完之后牛犇犇百思不得其解就问王世风:“风哥,既然这个小龙虾这么好卖一天怎么不卖1000斤啊?
而是每天就只卖500斤呢?”
其他几个人也是同样的问题。
“对呀,风哥这么好卖,咱们每天卖他个2000斤,咱们多雇些人手不行吗?”
曹二也纳闷儿,顺便问了一句。
王世风翻了一个白眼道:“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致富的步子要一步一步的走。”
主要是步子迈大了容易扯到蛋蛋,那以后拿什么给媳妇儿幸福???
“这叫饥饿营销。”
王世风想起在前世,自己躲得过苹果的预售,却没躲过小米的排队抢购。
躲得过喜茶的排队效应,没躲过楼下串串香的定量供应。
而现在自己的小龙虾每天定时定量,既能保证自己的品质,又能稳定销量,还能保持持久的效应。
“什么鸡饿营销?”
“对啊,鸡饿了给抓把稻谷不就得了吗?”
曹大、曹二边清洗小龙虾,边琢磨着王世风所说的饥饿营销是怎么回事?
王世风简直是哭笑不得,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猪队友吗?
得儿!
21世纪的营销理念,放在80年代,他们不懂也正常。
得从最简单的给他们解释道:
“每天500斤,我们只有三个人去卖,这就已经是很大的工作量了,必须得保证质量和口感,这是其一。
第二,如果天天让你们吃红薯一次吃的太饱第二天就不想吃了对?
那么每天500斤卖完还有很多人没有买到,这样就会促进他们继续购买的欲望,让他们感受到咱们的小龙虾可是紧俏商品,去晚了就买不着了,他们吃小龙虾是因为饿吗?
肯定不是,他们是买的这种饿的感觉。”
王世风把后世的经商理念说了一遍。
院子里的人也没几个能听懂。
觉得王世风说的有道理,又不知道哪里有道理。
干脆闷头,继续刷小龙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