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裕摇了摇头:
“南下不是问题,益州南部地区,大多还未开发,如今蛮军主力已亡,收复那里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而已。”
刘裕对收复南部,并不在意,因为那里的抵抗力量几乎耗尽。
真正让他在意的是南方百姓。
孟厉这次北上的军队前后加起来要接近二十万了。
如果仅仅是凭借南方大山,哪里会有这么多人?
事实上,历代益州刺史对于南方地区都采取放任态度。
南蛮的一些洞主却开始走出大山。
南蛮部落与北方游牧民族比起来混的可是惨多了。
游牧民族凭借大草原,放牛,放羊,放马。
还经常在并州和幽州一带劫掠百姓的粮食。
而南蛮呢?
大山里也养不了多少牛羊啊,那益南也没多少百姓,抢也抢不了多少粮食。
因此,渐渐的,南蛮许多部落开始走出大山,和益南地区的汉人交流,学习耕种技术,进行开荒。
在生存的胁迫下,开始进行民族大融合。
就连这次孟厉北上的军队中,就有不少汉蛮混血。
“我想的是如何收服南蛮人心。”
刘裕也直接说出了自己的目的,希望周瑜和徐庶能给点建议。
“主公,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啊!”周瑜不是很赞同刘裕的观点。
“不,在民族融合的趋势下,他们如果可以接受汉化,也算是我们的同胞兄弟了。”
“民族融合?”徐庶抓到了重点。
“嗯,我想让南蛮搬出大山,在益州,遵循我们的规矩,凭借劳动获得资源,和汉人一样服徭役,纳税费。
益州千里沃土,但是人员不足,他们的加入可以存进益州的开发。”
刘裕向他们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周瑜和徐庶都陷入了沉思。
刘裕的计划如果实现,那么绝对会加快益州的开发,但是,这真的可行吗?
“主公,如果要实现您的想法,那么我们需要在南蛮中有一个话事人。”
徐庶的脑袋还是灵光的。
如果他们在南蛮地区没有代言人的话,那么他们再怎么宣传,蛮人就是不出来,那还是得武力征服。
“这样的话,我倒是有一个人物。”周瑜突然面露喜色,宛如一个狐狸一样看着刘裕。
刘裕此时就觉得自己被他看的心里感觉怪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