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花墩,有几个“口声”特别坏的人。这几个人包括“狗粪青”;剃头匠王独粒;王鼓胀;王瘸,王一目;此外,还有猫鼬即黄鼬;鲍三株;文曲的大哥鹩哥……正如俗话说的:狗嘴里吐不出象牙。你从这几个人的嘴里,永远也休想听到他们称赞别人的好话。
在他们嘴里,总是说:
“这个人坏!”
“这个人不好!”
“这个人不行。那个人也不行。”
例如“狗粪青”,文曲从f厂“下岗”之后,在一些公共场合,他不止一次故意“敲动打磕”说:
“有的人,一生的前途就这样完了,不可能再有出息了。”
苏轼词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殊不料,若干年后,文曲时来运转,进了县城的春蕾公司工作,而且干的还是“白领”。
借用作家“东西”一部长篇小说的题目,“现实”掴了狗粪青一个耳光。而且《耳光响亮》。文曲心中暗忖:
“‘狗粪青’,你尽管后悔去吧!”
村里有人说,王独粒一定是前辈子作了孽,这辈子才腿瘸——笔者还是觉得积点口福少胡说吧。要不,弄得自己也“口声”坏。然而,王独粒尽管腿瘸,他的“口声”却依然如此之坏。老是说人坏话。
文曲与百花恋爱之初,他竟然不止一次在陈腐老头前头撺掇说:
“文曲这人是个大懒虫,懒得有抖。这样的懒骨头,你女儿也可许配的?嫁给这样的一条大懒虫,岂不要一辈子受苦?”
那时别说剃头匠王独粒了,就连村里唯一的一名补鞋匠——文曲的老父——都在陈腐老头前面屡屡说文曲的坏话。因为他们两家是田邻,两老头在干活休息聊天的时候,老父违背“家丑不可外扬”的古训,在别人面前攻击起了自己的儿子。老头子压根就不知道彼时,自己的儿子正在与对方的女儿谈恋爱。他说的话与王独粒几乎如出一辙:
“我这儿子是个大懒虫、懒骨头。”
连毛泽东这样的伟人在他的少年时代,都曾遭到他生父毛顺生老人的责怪。老人的儿子责怪他的“十三伢子”干活偷懒,坐树底下看书。所以,文曲受这点委屈实在也算不了什么。自己的经历能与伟人仿佛,文曲反而引以为荣。
更有马掌之妻,儿子马兵当年与文曲交好,她却私底下偷偷地将文曲“高中没拿到毕业证书”这样的丑陋事都抖搂出来了。然而,诚如俗话说的,物极必反。这么多“反文”(曲)势力,在背后说文曲的坏话,相反,更激发了百花的母性,更坚定了百花与文曲结盟、并把自己的终身托付给文曲的决心。
辛弃疾词: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毛泽东词:三军过后尽开颜。
李清照词: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在花墩,还有一个绰号“呆头鹅”(参阅条目“浮头鱼”)的男子,也是“口声”特坏。
有一回,作为一名泥瓦匠的蚧壳虫,在木葫芦村的一户人家干活时,不慎从三楼的一个毛竹搭成的脚手架上摔了下来,摔断了一根肋骨。“呆头鹅””马上在老年会幸灾乐祸:
“蚧壳虫已被摔断脊梁骨了。”
此外,还有猫鼬即黄鼬,他与狗粪青、王独粒亦是一丘之貉,在猫鼬嘴里,你亦永远休想听到一句他对别人的溢美之词。
说起来,他与文曲一家还渊源颇深呢。他甚至算得上是文曲的一名堂叔。文曲的一位堂祖父,妻子不能生育,于是就在“里荷塘”(村名)领养了一个小孩。这小孩就是猫鼬。他来那年,已有一十二岁,穿一身土布衣裤,空着双手。
照说他生于里荷塘,应该出淤泥而不染,但他不仅染了,还与那些淤泥同流合污。他本是一个穷苦人家的孩子——不这样的话,他的父母怎么舍得将他出卖呢?谁听说过“员外”人家啼饥号寒卖儿鬻女的呢?
文曲的这位堂祖父,别的毫无建树,他娶的那位妻子,也即文曲的堂祖母,据说年轻时还颇有几分姿色。她不会生育,后来却与老地主犬(参阅条目“口里灯”)有了一腿。尽管如此,老地主也没能给她弄出一个小地主出来。
俗话说:跟着老虎有肉吃,跟着家犬只能吃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