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另一方面,十年时期曾遭封禁的小说、戏剧等文学艺术作品,却在77级的学生中如惊蛰般复苏。
之前无缘银幕的电影作品在校园内的大饭厅重新上映,而且场场爆满,美术功底好的学生甚至临摹假票入场观影。
属于两个不同时代的佼佼者,时常在燕大校园中狭路相逢,未名湖的上空暴风激荡,东岸的博雅塔惊雷频响。
1978年5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光明日报》上发表,很快引发了一场全国范围对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1978年8月,《文汇报》上发表了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
这部小说以悲剧的艺术力量,震动了华夏文坛。
作品中对人性、人道主义的描写,突破了长期以来关于文艺的清规戒律,并由此引起了广泛的争论。
而讨论最终得出的肯定性结论,又使这部作品成为中国文学界在政治上彻底否定十年的先声。
到了这时,人们才真正理解到,他们曾经确实经历了一场人为的灾难。
于是,他们压抑许久的愤懑便立时喷涌而出,当这种愤懑大量地以文学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时候,便形成了新时期第一个文学思潮,即伤痕文学思潮。
随之而来类似的文学作品一篇接着一篇。
在伤痕文学中,人们发现的久违了的悲剧精神,可以说是华夏当代文学史上的第一个悲剧高潮。
”伤痕文学作品中虽然重新出现了悲剧意识,但其悲剧精神却具有表层性的弱点。“
”我赞同你的观点,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由此可见,悲剧的深化应该有两个层次:表现灾难和在灾难中展现崇高。
而伤痕文学只是停留在悲剧的第一个层次上,一味注重悲惨故事的叙述而忽视了对人格的刻划。“
”主人公只是单纯的受难者而非美的体现者,其悲剧只是灾难的展现而不是美的毁灭,只能引起人们兔死狐悲式的同情,而不能给人以永恒的的震撼和心灵的升华。“
……
对伤痕文学不同的观点,时常会在梁海涛、刘娜和几位知青战友之间引起争论。
虽然他们之间有的人是那十年的受害者,但依然坚定的认为,对于经历了过去十年的一代年轻人,更应该用一种成熟的心态去看待十年中发生的一些事情。
在这段时间里,梁海涛时常会想起前世中很多暴露文学作品。
作者为了迎合和满足某些受众群体的心理需求,喜欢一味渲染、暴露、夸大社会的阴暗面、扭曲事实,而不是从正面积极引导人们去思考问题产生的根源是来自多方面的。
在歪曲社会主流和正能量的同时,也掩盖了社会中负能量和扭曲心态存在的主要因素。
从伤痕文学的出现至梁海涛曾经所在的前世,对其评说和争论从未停止过,它甚至引发了当代文学史上几次著名的文艺争论。
77级大学生入学的,大有伟人曾经在诗中所描写的那样: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学友》社还向华夏大学、复元大学、宁洲大学等华夏七大经济系和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生学术团体倡议,准备成立“华夏大学生经济学团体联合会”和《华夏大学生经济学报》。
在这份刊物上,77、78级学生经常因为不同的观点和见解,与75、76级工农兵学员争执不休。
每当“战端”一开,燕大三角地的宣传栏就俨然成为了硝烟弥漫的主战场。
这样的争端一直延续到198o年春节之后。75、76级学生尽数毕业,工农兵学员逐渐离开了大学校园而去,成为了曾经那个年代的一段回忆和往事。
在梁海涛前世的记忆中,似乎已经没有多少人知道曾经在华夏大学的历史上,有过这么一代大学生。
从那以后,华夏大地上的每一个校园,终于形成了相对统一的思想。
……
在燕京大学的日子里,吸取和补充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机会的把握和理念的树立。
77年高考刚刚恢复时,人们的脑子里还有很多十年来灌输的东西,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洗涤,而燕大,就是清洗过程的开始。
说实话,很多燕大经济系的同学入学一周了,仍心怀重重困惑与不解:什么是经济学?什么是政治经济学?
包括梁海涛和刘娜。
当时很多学科没有正式的课本,只是油印的讲义,或与75、76级工农兵学员相同的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