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鲁哀公和庄子的故事 > 790 第790章 你们都被当猴耍了(第1页)

790 第790章 你们都被当猴耍了(第1页)

朝三暮四这个成语大家都熟习,出自《庄子》一书内篇第二篇《齐物论》。流传到今天,已经完全偏离了当初原文中的喻意,可以说是面目全非了。

这个成语我当初接触的时候,觉得它的意思是指一个人有了这个还想着那个,贪得无厌的意思。也有人可能觉得是指一个人反复无常或者是一个人捡了芝麻而丢了西瓜。总之!理解各异。

其实!现代的各种理解,都偏离了庄子在齐物论原文中的意思。

在庄子的齐物论中,是指养猴人喂给猴子吃的数量,决定给猴子早上三升吃食晚上四升吃食。结果!猴子认为少了,吵嚷着说不行。养猴人见状,急忙改口说,早上四升晚上三升。猴子听了,觉得好像多了一些。三变成四了,是不是?就点头答应了。

后来!朝三暮四就变成了成语,流传了下来。

其实!在庄子的《齐物论》原文中,意思是指人。是以猴子来作比喻。世人都以为自己聪明,跟猴子一样聪明,猴精猴精地。只听到前面说的好听,而不知道最后的结果。

朝三暮四变成朝四暮三,其结果是一样地,一天只有七升吃食,只是猴子只听到前面由“三”变成“四”了,明显是多了。就没有注意到后面的“四”变成“三”了,结果并没有变。

庄子的意思是说:我们世人大多数人就跟猴子一样,自以为自己很聪明,都被儒家和墨家以及诸子百家,以及某些跟养猴人一样精明的人给忽悠了。都被这些养猴人一样的精明人给忽悠了,只听到养猴人前面说的好听,却没有听进去后面所说的。或者!养猴人后面所说的话,他们根本就没有去听。

在庄子的那个战国时期,诸子百家都在推销自己的学说思想,就好比现代社会的人推销商品,由歌星、明星做广告一样,都在说自己的学说思想如何如何好。

特别在当时,儒家与墨家的学说思想,风头很盛,经常举行学说辨论会,鼓吹自己的学说思想。当然!当时的道家,也与墨家进行了辨论。

道家的杨朱,PK墨家的禽滑厘以及墨家学说其他传承人。杨朱以“一毛不拔”而闻名天下,也以“一毛不拔”而遭遇世人非议。后来儒家的孟轲,也就是后世学者认为的亚圣孟子,就说杨朱的一毛不拔思想是禽兽。

杨朱认为管理社会、治理国家要从个体的人着手,站在个体的人的角度、立场上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因为社会、国家是由个体的人组合而成。只有先把个体的人治理好了,才能治理好天下。

后来的儒家也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一样把个体的人摆在前面。当然!儒家的“修身”是站在社会的角度、立场上来讲修身的,与杨朱的“修身”是不同的。

杨朱的“修身”是站在个体人的角度、立场上,站在人性本质的角度、立场上。同样是讲修身。可两者的立足点是不同的。立足点不同,后面的理论自然就大大地不同了。

庄子为什么作出这样地比喻呢?

因为!不管是儒家学说还是墨家学说,都是为人的生存而服务的。都是在讲怎么治理国家,才能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这是目的!至于你使用怎么手段、方法,对于人民大众来讲,都是次要的。

你说的再好听,可人民得不到实惠,并没有过上好日子,你都是在骗人!就跟养猴人骗猴子一样,无论是“朝三暮四”还是“朝四暮三”,结果都是一样地!

庄子为什么要骂人呢?要把世人都比喻成被耍的猴子呢?

其实!庄子并没有公开辱骂世人,只是隐晦地比喻了一下。把人比喻成猴子,应该也不为过吧?猴子在当时阶段,智力也就比人类差那么一点。再说!也只有用猴子这个比喻比较合适。

庄子的本意应该并不是辱骂世人,只是想用这个比喻来引导别人,让世人顿悟。

结合《齐物论》原文,我们就可以找到,说朝三暮四这个典故的来历。

在这之前,在说完天籁、地籁、人籁后,就开始说人。

人籁,就是指人类所发出的声音,在上一篇中已经说了,人类的所发出的声音,站在道的高度上看,就跟小鸟的歌唱一样,就跟大风吹在树洞里发出的声音一样,就跟野兽的嘶鸣声一样,都只是一种声音而已。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