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远皱着眉头,有一下没一下地敲着案几。
五弟这次,着实让他有些头疼啊。
三年前的案子,尚且查得他头昏脑涨,还是凶手自己作死,一直没停下作案的步伐,这才好不容易告破了。
这下可好,又来个二十年前的,说句不好听的,死者都化成灰了,拿什么查?光凭一个仆从的证言吗?
有句话叫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没有证据,空口无凭啊。
眼前这老嬷嬷确实看着既老实又可怜,可律法却并不是看谁可怜,谁老实,便偏向谁的,就算姜文远清楚自家五弟的性子,不会把个没把握的诬告捅到自己跟前来,可外人不知啊!
“陶嬷嬷,你且从头说起,二十年前的灭门案,到底是怎么回事?”姜文远二十年前连进士都未考中,还是京城里一寂寂无名的小小举人,日夜埋头苦读,哪里会知道外州府发生的大事。
“是,大人容禀。”好容易有了能沉冤得雪的机会,陶嬷嬷自然知无不言。
事情还得从二十三年前说起。。。。。。
陶紫芳龄十五,婚事却让父母愁白了头。概因她是独生女儿,如果嫁出去,陶家后继无人,这偌大的家业,便要便宜远房亲戚了。
陶家在兰陵有间规模不小的绸缎铺,此乃陶紫的父亲陶连桂一生心血,因他做生意诚信中不乏圆滑,逢人便带三分笑,三教九流之中都算吃得开,生意一直不错,陶家也算得上本地家境殷实的商户。
往上数三代单传,陶家子嗣一贯艰难,到他这一辈,更是连个儿子都没生出来,后宅那满府姬妾就没一个争气的,这么些年,还只有陶紫一个闺女。
眼看陶连桂年近四十,折腾了这许多年,中药喝了不少,怎么调养,都没给他带来个儿子,等女儿到了适婚年纪,他便起了招赘的心。
然而这赘婿哪是那么好找的。
太精了不行,陶紫被陶连桂养得很是天真烂漫,没多少心眼,找个太精明的夫婿,等哪天他们老两口不在了,陶紫就是被坑死的下场。
太笨的也不行,陶家这绸缎铺总不能后继无人,后世子孙再过苦日子?那陶连桂奋斗的意义是什么?
出身太差的不行,贫贱时卑微,有了钱容易变坏。
没有主见的不行,一个大男人,凡事都拿不定个主意,还算什么男人?
总而言之,在陶连桂的条条框框下,基本上没有可以入他眼的人。
陶紫的婚事岂能不成老大难?到后来,连媒婆都绕着陶家走。谁家寻个赘婿还有诸多要求?不知道的还以为寻贵妃娘娘呢。
陶连桂愁得头发又白了好几根!
还是妻子方氏劝他:“紫儿只是性格天真了些,并非痴傻,我们现在还算康健,总能再陪她二三十年,慢慢教便是,想来招的夫婿在咱们眼皮子底下,应该也不敢有坏心的。”
“可是。。。。。。”
“没有可是,进了咱们陶家门,便是陶家人,以后如何,还不是你我说了算?”方氏斩钉截铁地打断了陶连桂的话。再由着老爷折腾下去,陶紫这辈子也嫁不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