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肃武县出来后,这一路又走了二十天。
他的黑色风袍被风吹得猎猎作响,身后是黑压压一望无际的流民军‐‐从煌州的地界往并州地界上走,流民遍野,已经到了令他震惊的地步。
这里的流民,也比中原腹地的好哄多了。只消给一块馍就跟着走,以致于这里有几处迅速壮大的流民军势力,扰民生事。
萧怀瑾已经吃过一次亏了,前段时间在肃武,那伙儿流民入山为匪,浩浩荡荡实在是壮观,他差点成为被人拔了毛的秃鸡。
好在他当时急中生智,虚晃了一枪,把那伙儿山匪堵去山口,赶紧绕道带人跑了,一路狼狈不堪、马不停蹄地离开那个可怕的土匪窝。
这样的乱象,在西北地带并不少见,然而地方官府和上级驻军并不理睬,甚至态度暧昧。
因为边境开战的时候,经常要跟流民军借人力,去战场上做些最危险的苦力。
他这一路上也就没怎么说话了,见日的沉默,想到当年在宫里养虎豹、怼太后的日子,觉得好似一个吹起来的五光十色的气泡,脆弱又虚幻。
&ldo;陆岩也应该要赶上了。&rdo;他望着前方山头,轻轻自语。他们一个多月前分别,陆岩去给中线平叛大军去送粮糙,之后没了辎重的负担,算着日子该回来了吧。
他这支流民军粮糙消耗很快,一来是收了更多流民入伍,二是越往西北走,越无粮可抢‐‐这里不如中原腹地富饶,豪族乡绅养的部曲又极为彪悍,很难占到便宜。
且他又不擅长管理,导致军需管理混乱‐‐若他会管人,也轮不到放着皇帝不做,跑出来打仗了。所以现下有点两难的境地。
最好的选择,应该是归入地方官军,接受统一调度。但那样不合他的初衷。
不过眼下也顾不得思量这些了,他一路听到民众口耳相传,西魏的拓跋乌带了四万大军,分两路南下,其中叱罗托领兵一万八千众,被挡在西关口外,另外一支绕到东部高阙塞合围,眼看着西关口和背后的朔方城要不保了。
朔方城是大区,并州的州衙也在此,西北第一道国门,不到二十年时间已经打过三次大仗,无数次小仗,其险要不亚于潼关。要是被叱罗托拿下了,整个晋国西北的补给线,要往后缩数百里。
萧怀瑾回首看着身后整肃在列的流民军,四千多人抬着懵懂的眼睛。他们兵器不多,多是拿粮食换的,不过‐‐要是能打赢了这一场仗,就可以收缴些兵器了。
可是能打赢吗?对面是西魏士兵,不再是那些窝里横的世族部曲了。
饶是萧怀瑾一路披荆斩棘地过来,他此刻还是生了忐忑与不确定。
他甩了甩头,临兵阵前,最忌迟疑。他干脆地一蹬马镫,往前快走了几步。
第一仗,协助西关口的官兵主力,打败叱罗托!这张必须打得漂亮,才能更好地和官兵谈条件。
第一百一十二章
风起沙尘,席卷天地,西关口的萧条荒凉一望无垠,几千人的流民队伍极目可见。
萧怀瑾派了人前往探路,如今很快就要入夜了,已经到了安营扎寨的时候,他却没有喊停。直到夜幕隐隐降临,先前派出的人骑马赶回,说是发现了河流河道。
萧怀瑾吩咐道:&ldo;马上跟上,今夜不扎营!&rdo;
流民军中一片怨声载道,不过很快又噤了声。柳不辞十分强调纪律,他下的决定不允许有质疑或抱怨‐‐当皇帝的时候就一直被太后和大臣质疑,总不能还在流民身上继续受这口闷气‐‐军中设有专门的督军,这些乌合之众的流民从最初的散漫,逐渐被管得规规矩矩。
黑七从乐平郡起,就跟了他一路,算是半个得力干将,追上去问道:&ldo;大帅,咱们已经赶了一天的路了,怎的今夜不扎营?&rdo;
萧怀瑾一路提拔了几个好勇斗狠不怕死的人,黑七就算一个,所以也有培养他的意思,于是卖弄道:&ldo;方才斥候说了,前面发现了水源。但我并不是带你们去找水的。&rdo;
他挺直腰背,看了黑七一眼,指着眼前的半戈壁半糙原,开启了装逼模式:&ldo;你这一路也看到了,此地和中原不同,到处是这样的半沙之地,地形开阔,视野宽广,不易隐蔽行军。&rdo;
黑七见柳大元帅要开始讲课了,赶紧招呼上其他几个人,众人凑近,一起洗耳恭听,敬慕地望着柳大元帅。
萧怀瑾轻咳一声,腰背又挺直了几分,更加高深莫测:&ldo;且此地天干气躁,植被稀疏,难以取食取水,不似中原城镇,西魏这片地儿,可没有据点供补给。&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