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烈目光炯炯沉声道:“正所谓没有国就没有家,现在诸位也都成家立业了,也都想要回家抱着婆娘热坑头。”
堂下众将不由会心一笑,李逵咧嘴喊道:“主公,婆娘哪有打仗砍人快活,没的说,我对于杀鞑虏,更感兴趣。”
“哈哈……”
李逵的话再次引来众将的一阵大笑。
秦烈颔首之余,严肃道:“我要的不单单是你们的觉悟,还要你们做好士卒的思想工作。”
“我希望回去之后,你们先召开一次营指挥使,都头的会议,统一认识,统一思想,只有上下一心,咱们才能在逆境中,也能迎难而上。”
秦烈的军队为什么有战斗力,除了流血流汗的牺牲外,还有思想认识的工作分不开,加上秦烈从来不克扣军饷,甚至还会多发。
在装备之上,吃喝用度方面,秦烈也是从不吝啬,也正是因为他先进的治军理念,从而赢得了将士们共同的拥戴。
“谨遵军令。”林冲、秦明、武松、鲁智深、花荣、李应等等各营将领,无不是肃然而起。
“好,那就这样,都各自去忙吧。”秦烈挥手示意之下,各营将领离去。
留下参军府和后勤部的一帮将领,以及大名府留守统制卢俊义。
“卢统制,我希望从今天起,大名府执行军府制度,所有的官府衙门,都必须为我们的战争,提供快捷、高效的运转。”
“无论是安抚使衙门,转运使衙门、下至知府衙门、知县衙门,任何人敢出篓子,直接革职查办,敢抵抗者,先斩后奏。”
秦烈留下卢俊义的目的,就是让他清理大名府的各个衙门中的冗官。
大宋的冗官之多,绝对是历朝之最,要不是大宋经济发达,光发放官员的俸禄,都足以耗空国库。
就像秦烈身上的官职,就多达五六个,像检校太尉、宣抚使、天雄军节度使、河北道行军大总管、总领都督河北两路军州事,以及银青光禄大夫、镇国大将军这些头衔,那可都是要发放俸禄的。
而且每一个官职,俸禄都不低。可实际上,秦烈头上只需要一个河北两路宣抚使,天雄军节度使,就足以掌控河北两路局面。
卢俊义听到秦烈这杀气腾腾的命令,肃然而起,躬身作揖应道:“谨遵主公军令。”
“去吧。”秦烈挥手示意道。
领了秦烈将令的卢俊义,胸中一股热血不由随之沸腾。
卢俊义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会成为这大宋北京城的主宰。
北宋大名府又称北京。
“樊瑞、蒋敬,后勤部现在是什么情况,有没有能力执行十万大军作战任务?”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秦烈要出兵十万,粮草后勤保障自是当务之急,如今朝廷根本没有能力支援秦烈粮草军需物资。
要知道秦烈从两浙路北上大名府,沿途都是自己筹措的军需物资,朝廷也就是象征性的拨付了十万贯铜钱。
“军需物资目前不缺,但保障有困难,毕竟此去汴京,沿途各州县并不是我们管辖,难保通行顺利。”
樊瑞迟疑的说出自己的顾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