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主顾嘉涵性子软绵绵,娇滴滴,但对下人的的确确是非常好的,不仅教会游伊一读书识字,而且还给游伊一脱离奴籍,成为真正的良民。
面对恩同再造的主子,游伊一选择了继续留在顾嘉涵身边服侍,而没有离开。她的姓名,刚好是顾嘉涵帮她取的,姓氏是伊一通过抓阄敲定的。
另一个侍女文修亦然,家无牵挂,文家曾经也是十里八街颇负盛名的名医大夫,结果没想到的是,家有巨财惨遭贼匪杀害,文修侥幸被人救出,却差点被人卖到青楼。一路流浪后,她遇见了荣泰长公主,长公主见她可怜,也知她懂一些医理,索性调她去顾嘉涵那边伺候了。
经过这些年的并肩作战,两个侍女待陆离是忠心耿耿,不存二心。
陆离笑了笑,“德宁公主看样子是知道了显庆帝的心思了。”
或许令大家没有想到的是,她与深宫的金枝玉叶有联系。
德宁公主在未得显庆帝恩宠的那段日子里,压根无人在意过这个小公主,生母早丧,父亲不疼,一个不得宠的金枝玉叶,还未有公主之名,可想而知宫中上下有多少落井下石之辈了?
有时候生了病靠自己熬过去,太医院的那批御医,哪一个不是服侍显庆帝与淑妃这些贵人的?小公主说是尊贵,何能及得上宠妃天子呢?德宁公主能平平安安活到现在,那只能算运气好,和显庆帝没有半毛钱关系。
俗话说,宫中混里的人就没有几个榆木脑袋。德宁公主小小年纪饱尝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心思敏感,也擅长察言观色。为了不再被人欺凌无视,德宁公主自是有心思地选择了争宠这条路。
很明显,她成功了。通过一次有意无意的相遇,以及经过排练的酷似许后的眉眼与言行举止,不出意外,德宁公主迅速获得了显庆帝的垂怜,有了正式封号与食邑,获封公主之名,赐居长宁宫。许后小字长宁,显庆帝分明是拿亲生女儿当做早逝皇后的替身与弥补了。
对此,德宁公主心知肚明,连她的封号与食邑寝宫都要想方设法与宁字沾边,她的这位冷酷父皇似乎比想象中的还要重视与怀念许后。
越是放不下章德明献皇后,德宁公主便愈发得宠。通过这些年的经营,德宁公主成功在显庆帝跟前混上了第三把交椅,第一个不可动摇的章德明献皇后许后,第二个五皇子晋王傅湛,第三个便是她了。
德宁公主只想呵呵,真心实意把许后当回事,那何必用她来当做追思发妻的替代品?本质上还是薄情寡义,刻薄寡恩者用施恩的态度表现出自己的重情重义幻象。
也是近些年的相处,令德宁公主确信了一点:当年显庆帝之所以宠幸了她的母亲康妃,只不过是他恰逢失去爱妻的沉痛打击中,一不小心把肖似许后的母妃当做了许后宠幸了。
等显庆帝酒醒后发现,身边躺着的不是许后,而只是一无名无姓的卑微宫女时,龙颜大怒,连看都不看便挥袖离去。帝王的尊严被冒犯,加上天子看来许后乃是无人替代的挚爱佳人,显庆帝心中把那个小宫女贬低得一无是处,觉得她不配拥有相似许后的容貌。
——皇帝永远不会检讨自己的过错,只会认为那是对方做错了,而不是自己有意的犯错才导致的结果。
雷霆之怒之下,竟是连封号都不给,连累那个小宫女在惶恐不安中生下了十公主,也就是德宁公主。小宫女年纪轻轻丢了命,小公主不得恩宠,在深宫里苦苦挣扎。
自认为被算计了的显庆帝自是不会把区区宫女生下来的孩子当成自己的亲骨肉。倘若德宁公主没有去显庆帝面前争宠,预估,显庆帝到死也不会记起这号人物。
得知真相后的德宁公主发誓自己一定要替康妃讨回公道,也暗暗下定决心,抢走傅湛的皇位,叫显庆帝后悔痛苦。
于是,有心的德宁公主与存心在京城寻个眼线帮手的陆离搭上线了,陆离让德宁公主帮忙在华都经营一些铺子,顺便传递消息,而德宁公主则是希望借陆离的手扩大自己的势力,毕竟她再怎么得宠,显庆帝都不可能允许她过问朝政,插手军政,皇位江山是要留给晋王傅湛的。
有陆离暗里的帮忙辅佐,德宁公主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与此同时,她也暗地联络了部分与皇子们来往不多或和傅湛不和的文武百官,借由他们的手对付晋王傅湛。
眼下的情况,她还是暂时不出头为妙。
“显庆帝想为我和德宁公主赐婚。”看完信函后,陆离将其置于蜡烛上烧掉了,处理了黑灰。
游伊一一听便知显庆帝的打算,翻了翻白眼,“那是摆鸿门宴呢。”
“德宁公主是他宠爱的女儿,他真以为德宁公主是一心一意为他好的女儿啊。”文修明白,德宁公主在显庆帝面前一直表现出对陆离心存芥蒂的模样,获得了显庆帝的好感与信任,显庆帝借赐婚一事让陆离永远离开不了京城,生生世世当个富贵闲人,威胁不了显庆帝的皇位。
只可惜啊,德宁公主和他并不是同一阵线的人物。
陆离笑容可掬,毫不被显庆帝的算盘所惊讶到,“给德宁公主回信,是时候动手了。”
晋王傅湛,显庆帝,这笔账是时候好好算一算了。看小说,630boo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