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很显然。
箐城一中这种学习氛围,还没真正影响到高一新生们,高一新生还未融入到箐城一中的学习氛围中。
刘一辰到教室的时候,有的同学还会自觉地拿起书在看着,更多的同学则是窃窃私语在低声聊天,根本没有意识到,高中学习生涯与初中学习生涯是不同的,就是初三的紧张学习氛围,也比不上箐城一中高一的繁重学业。
他们每浪费一天,意味着先自律的同学会占据一天优势,从而率先一天建立心理优势,先一步在高中阶段培养起自信心。
高中学习,是一个聪明程度的一个分水岭,也是适应环境的一个分水岭,更是自信心的一个分水岭。
很多在初中极其优秀的学生,一进入高一,第一次单元考试就会面临着暴击,周边的同学考试成绩好于自己,自己在班级的排名下滑,从上游下滑到下游,顿时就会开始怀疑人生,丧失自信,而一旦没有调整回来,那么也意味着他再努力,也始终是在下游。
因为在这个阶段,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
只要自信心培养起来,哪怕偶尔成绩下跌,他们也会拥有足够的自信在下一次考试夺回失地。
比如班级中几个开始在看书早自习的学生,事实证明他们在高中的成绩比初中时还要优异。
整个早自习课,刘一辰就翻开语文,语文属于他的薄弱项,每次在文言文、诗歌鉴赏以及作文上他都是栽跟斗,在高中的时候他怎么想也搞不明白,为何有些学生语文成绩很好,动不动满分作文,语文150分可以考到135分、140分。
直到后来他有些明白了!
语文实际上也不是死记硬背可以解决的,它很注重理解、积累以及感觉!
理解,就是要去剖析一篇文章所要表达的,为何课本上会出现这么一篇文章,举个例子,现代诗歌《乡愁》,通过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来构建起每个人生阶段的乡愁,更是通过最后的浅浅的海峡进行升华,从乡愁演绎出了爱国思乡!只要抓住这一点,进行作答,哪怕无法拿到满分,高分也是跑不掉的。
积累,就是平常看书的积累,这看书包括看读者、新概念作文、现代诗歌,也包括看名著,如《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这四大名著,去培养自己的内在。正是有这些积累,等考试的时候遇到课外阅读或者作文,才能有比较有深度的见解。
在这一点上,应该最能体现的,就是有一篇满分高考作文——《赤兔马之死》。其作者以三国故事为载体,以赤兔马传说为神志,以诚信为思潮,以对话为形式,以拟人为艺术手法,层层把道理剥离出故事本身,让人信服于他对诚信的体会与看法。
而其作者能够写出这样的文章,就是因为其5岁就开始读三国了,因此能够以《三国演义》的风格写出《赤兔之死》。
至于感觉,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培养语感,这一点对于一些语文成绩比较出色的人,就体现得很明显,他们往往因为平常培养语感,所以考试的时候,一遍看下来就懂得了百分之七八十了。
刘一辰现在翻开课本,看的正是一首现代诗词——《沁园春。长沙》,印象中关于这首诗词一板一眼的解析刘一辰已经忘记了,他印象最深刻的,还是看民国网文的时候,一些小说情节会写到这首诗歌,而其所在的时代背景就体现得淋漓尽致。
这也是刘一辰的一大优势,虽然网文很多历史事实都会被隐匿或者改变,但是依旧有许多是真实的,比如时代背景,看过那么多网文,这让刘一辰对于清末民初的时代背景有着很深刻的了解。
更别说,这首诗歌对于很多箐城人而言,总是有别具一番的情怀,因为箐城有一个橘子洲公园,命名正是取自这一首《沁园春。长沙》。
对着底下注释,刘一辰轻声地读着《沁园春。长沙》,几遍下来,已经是记了下来,他的脑海之中,出现了一道志士青年的身影,这个志士青年重游橘子洲,感慨万千,他的心中报复,他对国家命运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救国救民的豪情壮志,都蕴含在这首诗歌之中。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实际上这是自问自答,苍茫大地,正是这位志士青年主沉浮,再造乾坤!
刘一辰发现,这么个早自习下来,他就独独理解和背下这首《沁园春。长沙》,但是有一种独特的心气在心中蕴含着,他被感染了,这也是优秀诗歌的独特魅力在。
有的人在海边,看着大海,结果只会喊着:啊,大海啊,你全是水!
而有的人在海边,却吟诵着: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湛湛,山岛竦峙。。。。。。
至于后面的两首诗歌,一个是戴望舒的《雨巷》,一首是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而《雨巷》,最让现在学生熟悉的,莫过于那略带伤感的爱情歌曲《丁香花》。至于《再别康桥》,大家学习的就是“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至于更多的,就是徐志摩与林薇因的爱情故事,不知道多少民国类网文,总是会写到这事,然后痛扁徐志摩一顿,再踹上两脚,然后搂着林薇因的纤腰飘然离去,从此享受着美人。
刘一辰看了一下墙上的时钟,距离早上第一节课还有5分钟,早自习已经结束了,同学们已经在玩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