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宁说吧,你我还有什么不能说的?”吕睿笑了笑,这就是所谓高位的权威,连满宠这样的人都开始注意礼节了。
“是,侯爷!侯爷,现在孔融已经在我们手中了,还有大批的太学生与孝廉,我们应该如何处置?”
“是啊,人抓了,我们应该如何处置?”吕睿摸了摸自己的额头,人抓了,要处置起来就不容易了。
刘协的那些心腹很简单,咔嚓,或者抄家发配就解决问题了。但是大批的太学生与孝廉就不好办了。这些人之中有一批寒门的俊才,这是曹操要重用的,但是剩下的大部分都是世家子弟,这些庸才才是难以安排的。
“伯宁,此次进许都的太学生与孝廉有多少人?”
“回侯爷,人数大约是一万多人!”
“什么?一万人!”吕睿愣住了,奶奶的,汉代的书籍还不普及,一万读书人,应该是大汉读书人的一半了。
“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太学生与孝廉?”
“回侯爷,这也是属下没有想到的,陛下颁布了一道评官的圣旨,就有如此多人齐聚许都,恐怕是。。。。。。。。?”
“恐怕是什么?”
“恐怕是有人早有预谋!”
“哼!伯宁果然是伯宁,这么快就想到不妥了,不错,本侯与司空大人觉得这是有人故意而为!”
“原来如此,司空大人果然英明,侯爷,看来背后之人不简单,居然想到了利用太学生与孝廉。”
“是啊,这是一个不可能破解的计策,我们只有控制它往我们期望的方向而去。”大汉选官的制度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察举,一种是孝廉。无论是哪种选官方式都要经过国子监的培训,察举与孝廉只是第一道考试,国子监的太学制度才是最后选官的重要评判标准。
董卓之乱后,朝廷官员大幅度减少,虽然曹操多次发布辟才的表文,但是还有一定的缺口。曹操本来想以寒门为主导,逐步把持朝廷,但是现在来了个官员大评,曹操的计划完全被打乱了。
荀彧的态度,让刘协的圣旨颁布出去,众人齐聚长安,吕睿可以清除所谓的“贪污”之人,但是不能破坏官员的大评,因为朝廷不可言而无信!
“伯宁,你要调查清楚,这些人中寒门子弟的能力与背景,列清楚名单,呈给我过目。”
“是,侯爷,属下明白了,但是那些大族的子弟?”
“大族的子弟也按照他们与曹家的亲疏安排,尽力让支持曹家的子弟获得利益。”
“对了,此次夏侯家与曹家的弟子有没有列入大选?”
“回侯爷,有几位,但是不多!”
“既然有除名的,就会有替补的。曹家与夏侯家的子弟,只要符合年龄者全部入选任用!”吕睿此时才明白为什么历史上曹魏政权中有这么多白痴的曹家与夏侯家子弟,恐怕这也是无奈之举。
政治有时候是讲究人数的,就算是占着茅坑不拉屎,也要将位置占住。曹家与夏侯家中有白痴子弟,也有天才子弟,让他们入仕途,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是,侯爷!”
“还有一事伯宁一定要抓紧。”
“请侯爷吩咐!”
“从明日开始,封锁许都四门,任何人不准进出。在城内搜捕孔融余孽!”
“侯爷的意图是。。。。。。。?”
“伯宁难道不想抓住背后之人?孔融只是一个替死鬼而已。”
“侯爷高明!”
“伯宁,记住,我们只有七日的时间!”封锁城门不能太久,七日是吕睿能争取到的极限了。
ps:谢谢各位大大的支持,晚上还有一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