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米国人的议论被那个研究马义和社义的博士戴文完全翻译为华语,而且,是直接反问的陶成蹊。
而我们的陶司长,除了坚定地回答“我会游泳,而且技术很好”外,对是否超过自己的能力,对万一遇到危险之类的问题,陶成蹊也无法自言其说。
双方的座谈,到此进入一个**。因为华夏方面的管作家反问了一句:“你们米国人,在遇到孝从大桥上落水这种情报时,会怎么办?”
“我们首先会报警,呼叫水上救生队;如果确信自己没有危险,也可以跳下桥去救人!”米国人很自信地答道。
“报警?警察要管这事儿吗?”华夏这方也议论开了。在华夏,警察可是不管这事儿的。当然,如果遇到街上有人行凶,或打架斗殴之类的事情,警察是有管的,但这事儿,华夏的警察是不会管的。当然,如果警察就在现场,也会管的。只是,如果报警,等警察来了后,那孩子岂不是已经在水中淹死了?
于是,华夏的一位姓高的作家再次反问:“如果这样,你们米国人也太冷漠了吧?”
是啊,你们米国人也太冷漠了吧?其他人都跟着附和道。显然,他们认为米国人的处理方式不对。
对于华夏人的反问,米国人也找不到更有力的方式反击,因为在他们看来,如此处理是天经地义的。这个问题,其实是米国人在提问时自己没找好材料,但赵无极却觉得米国人的方式更科学一些,他决定引导一番米国人,让米国青年赢得这个问题的辩论。同时也让华夏青年有一番思考。
不过,就在赵无极准备问米国人时,米国方面的一个叫艾薇尔的一个美女却顺势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遇到大街上有人持刀杀人,你们华夏人会怎么办?”
“聪明啊!”赵无极感叹了一句,这个问题。才具有辩论价值,因为刚才那个“孩子落水”的问题,太容易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了,而且,对于大多数会游泳的人来说,只要不是突涨洪水。一般情况下也是没多少危险的,在这种客观条件下,米国方面的处理意见确实稍有点“冷漠”。
“我们会冲上去制止歹徒!”华夏方面几乎异口同声地答道。赵无极知道,华夏青年在这个问题上,似乎是上当了。
果然,艾薇尔听到翻译的英语后。立即反问道:“你们难道都不害怕死亡?”
“不怕!”又是异同声地回答。
完了,完了!赵无极内心哀叹了一句,这个回答,似乎表露了华夏人的勇气,但却同时也表露了华夏青年爱说假话,易于冲动,而且还没有独立思想的弱点。
艾薇尔聪明地抓住了华夏青年“不怕”两个字。继续大做文章:“你们难道没有想过,被歹徒杀死的后果?你们难道就没想过,即便你们制服了歹徒,不惧怕歹徒的同伙报复?”
被歹徒杀死的后果?被歹徒的同伙报复?此时,即便再说“不怕”的人也会沉思一会儿。
好在另一个叫科特的家伙立即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升华:“在米国遇到这种歹徒行凶的情况,我们米国人一般还是采取报警的方式。为什么你们华夏人遇到这样的问题不是找警察,而是喜欢自己解决呢?要知道,警察毕竟是受过专业训练,他们在救护落水儿童,在制止犯罪方面肯定更专业一些。难道。你们华夏人不喜欢警察,或者,没有警察?”
有人说,米国是提倡个人英雄主义的国家,而华夏是提倡集体英雄主义的国家。但在具体事务的表现上,似乎华夏人更拥有一种英雄情结。当然,很快地,华夏这种个人英雄主义就将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全民“冷漠”,见死不救!
最后,米国人关于华夏青年是否喜欢警察的问题,华夏人并没有给出让米国方面认可的答案。而这个问题,赵无极也同样产生了疑问。
直到在回国的飞机上,赵无极才寻找到一种答案。米国,从它立国之日起,就处于一种法治的状态下,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类社会保障譬如与警察有关的社会安全保障不断地得到强化,再加上米国警察与香城港的警察一样,警署布置合理,报警后,出警速度非常快,因此,米国人或类似的发达国家的民众在自救或“警救”方面,一般都主张选择后者。
而华夏在这方面明显是短板,在几千年的**社会里,类似于警察的衙役或捕快,大多数时候都站在民众的对立面,因此,民众除非万不得己,不会选择这种官方的力量来维护自己的利益,他们选择的是自救方式,如果灾难已经发生,他们也会选择“报仇”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