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承畴就找到了其中两个人,一个叫做赵端仪,另一个叫做宋少尹。
他们并不是什么著名的文人雅士,身上甚至只有一个秀才的功名,前者四十多岁,后者也有三十好几。
但经过洪承畴的打探,这两人的确是在治理黄河方面颇有一番心得。
其中宋少尹自称是潘季驯的徒孙,也就是弟子的弟子。
洪承畴以这两人为主,组建了一个临时的幕僚小组,专门针对治理黄河一事提出了一套合理可行的方案,于崇祯元年四月初五,上奏朝廷“治黄河以抚百姓”的策略。
作为一个务实,追求功名的人,洪承畴虽然也有着明代文人贪财,对皇权“畏威而不怀德”等缺点,但却也知道该做什么可以获得皇帝的奖赏。
当前,黄河镇抚营的训练不需要他,而皇帝的三点命令之中,最后的守卫凤阳府也是在新军建成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所以目前来说,能够做的就是“安民”。
守在黄河边上,他立刻就想到了这一方面。
能不能治理好先放在一边,提出一个策略,让皇帝看到,那就是一份功绩。
朱由检在接到这个奏章的时候,还是被惊讶了一下的,毕竟在他的印象里,洪承畴还有着“大汉奸”的标签在,没想到他会上这么一个奏疏。
事实上,对农田水利方面,萧升和朱由检一早就着手安排研究了。
比如在京师大学堂之中就有着农科,这个科目之中,就分出了专门研究学习水利知识的一部分人。
徐光启在水利方面有着不错的研究,后来萧升又从现代带来了大量关于水利方面研究的资料,这些人在这方面的积累突飞猛进。
专业的水利治理,是需要很好的数学思维的,至少在算学上,要有一定的基础。
水利专业的这些学生,则是在这方面比其他人来说有着更好的学习环境,可以更加容易地获取知识。
现代和古代相比的优越性,很突出的一点就在于获取知识的便捷性。
而这也就给很多人造成了“知识很廉价”的错觉,但对于这些明朝人来说,他们非常的珍惜这些知识,学习起来废寝忘食。
正月初这些人开学,到现在四月初,已经过了三个月。
三个月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一直在学堂里闷头学并不是快速成长的方式,所以朱由检和萧升以及徐光启一起商量了一下,而后决定下来,增加“轮职实习”的项目。
学堂这两千人,一开始的计划是全部用来做老师,培养下一代。
两千人,一个人带一个班三十个人,以两年为一届,那就是六万的新学种子,然后又两年,就是一百八十万人。
以此类推,几十年之后,新学也就在大明普及了。
但后来一想,一种学问如果只是推广教学,而不能将其快速应用融入到生活中,那么接受程度肯定不会太高。
而且,各种新技术的发展也需要这种新学的学生来完成推动,所以不可能完全就当做老师来培养,必须要让其投入到实践之中。
现在洪承畴提出了治理黄河的策略,正好就用来安排实践。
计划是以三个月为一季度,两种实习方式,一种是教学,即到新成立的“京师小学堂”任教,另外一种就是到河道等现场进行实践性地帮助和指导。
一个季度之后,两批人返回学校继续学习一个季度,下一季度交换实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