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准备就绪,三个人辞别了前来送站的众人,踏上了去上海的列车,朝廷有人好办事,一路卧铺车厢,中间在北京还倒了一趟车。
苏小晚很有坐车经验,一路上吃食不断,带的非常齐全,像黄瓜、西红柿、香瓜等等都是水果比较多,这也源于做火车容易上火,吃不下东西,而且消化也不太好,多吃点水果,人反而精神好些。
这次去上海路途太远,现在的车也慢,苏小晚在车上的无聊的时候就跟一个车厢的人聊天。
有的是回去探亲的,有的是出公差,也有一些人说话虽然隐晦,但是苏小晚听出了对方是去进货的,也是倒腾东西的。
当苏小晚想恭维哪个人的时候,在不知不觉间就能和某人拉近距离,这特有的亲和力不是天生的,是练出来的。
此时,苏小晚就正在和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妇女聊天,她带着一个女孩是回上海探亲的,当初知情下乡,在那嫁了人,生了孩子,后来就没回城了。
这几年日子好点了,就想家想的紧,存了钱就回来看看。
这种,人在异乡思念亲人的感受,苏小晚是没有体会过,但是,从她口中的语气却能感受她此刻不安,紧张又欢喜的情绪,可能思乡情却吧。
两个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却惹得旁边一位五十多岁的老大娘珊珊落泪,原来她也是去探亲的,她的女儿也是响应中央号召去支援国家建设去了,结果,知青返乡回不来了,都有十来年没看见女儿了,太想念了,就去看看。
两个女人在那互相安慰,还用的家乡话,苏小晚也听不懂,只能干巴巴的看着。
可能是互相安慰起了效果,两个人都收了眼泪,不好意思的用普通话和苏小晚聊天,还问了苏小晚去上海是干什么去的,一点儿也没有嫌弃的意思。
这让苏小晚还是很舒坦的,这个年代要是上海户口的人,眼睛都长在头顶上,看都不看你一眼,傲气的不得了,就从这个车厢里别人聊天的语气中就能感受得到。
而身边的这位大娘还有那位大姐,虽然都是上海本地人却没嫌弃她,这让苏小晚觉得两个人都挺好的,因此也和她们聊的起来。
苏小晚想要的一些情况也摸的差不多清楚了,主要是现在的物价,还有买东西大概的位置,价格几何,因为是本地人,知道的比较清楚。
苏小晚上辈子也来过上海,但是那时候的灯红柳绿不是现在能比的,同样的,苏小晚也找不到地方,以前有导航还迷路,现在这情况就更别说了。
苏小晚在那边聊的很热乎,宋永辉和钱浩兵两个人则很不顺利,这个时候上海本地人有点排外,没遇到愿意和两个人说话的。
不过到也还好,两个人聊天,路上也不寂寞,可没想到招来了两个人和他们搭讪,宋永辉两个人秉着多一个朋友多条路的想法,到也聊的挺融洽的。
结束了大概五天六夜的旅程,终于到达上海了。
此时的上海站还是一个二层小楼的样子,不像后世那么大,人那么多,空气很湿润,还下着毛毛雨,上海就这样,没事就下小雨,还好不是很热。
到了出站口有人接,是钱浩兵家的亲戚,来的是两个小伙子,都二十岁左右,手上举着个牌子,可能不认识本人。
其中一个小伙子长的挺好的,穿着白色半截袖,黑色裤子,标准打扮,头发有特点,三七分,带着一双圆眼镜,笑起来很很好看,看上去是个脾气好的。
这个小伙子叫章程,在复旦大学读书,是钱浩兵姑姑家的表弟,多年不见,长相都记不清了,缝纫机就是他拖本地的同学帮忙联系到的。
另一个就是他的同学了,叫王振宇,本地人,长的一般人,个子不高,短发,但是一双眼睛炯炯有神,说话声音不大,操着一口上海音的普通话,和大家打招呼交流。
简单的做了下介绍,大家就认识了,然后钱浩兵的表弟章程和他的同学王振宇就带领大家坐上了电车,就是那种车身很长,中间有个黑色连接器,车顶上还放有两条线那样的。
中间又倒了一趟有轨电车,大家都觉得很新奇,尤其是这个城市,看着也新鲜,在老家的城市小,高楼也少,可在上海不一样,现在的上海已经有不少个高楼建筑了,而且看上去都很气派。
苏小晚对这个时期的上海也很好奇,看的不亦乐乎。
下车后,先呆着大家找到了一个招待所,把住的地方安置好,东西也放上后,简单的洗漱了一下,苏小晚还洗了一下头,实在是这一路上不方便洗太痛苦了,然后换了一身衣服,大家一起去吃午饭了。
这顿饭吃的很不错,都是上海有名的小吃,像什么蟹壳黄、排骨年糕、南翔小笼包、生煎。。。。。。等等都品尝个遍。
之后请章程还有他那个同学带着大家去了离这儿很近的轻纺面料市场,巧的是章程同学的小姨妈正好自己弄了个面料批发店,而且这次买缝纫机要见的也正好是这个人。
然后,他简单了介绍了下他家里的情况,听他说完后,大家都悟了,原来是这样啊,她的小姨夫是缝纫机厂的一个小领导,他小姨开着这样一个面料店,平时有需要买缝纫机的,找她买方便又省钱。
这样也好,如果一次性能全部解决了,反倒还省心了。
到了店里就看见满屋子的都是布料,一匹一匹的,让人眼花缭乱。
接待他们的是一个长的很高窕,一头卷发的美女,长的很漂亮,穿着也很时髦。
王振宇给大家做了下介绍,也算认识了,苏小晚围着布料看了一圈,问了一个布料的进货价后,大家一起到了楼上的办公室。
办公室很干净,还有几个盆栽,视野也不错,苏小晚几人落座后,王振宇就主动去倒茶来招呼他们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