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他们离开,他们肯定也不会回去老老实实的种田。
最大的可能,要么就是再次落草为寇,要么就是投靠其他诸侯。
这种资敌的事儿,刘北肯定不会干。
看想了想,干脆把屯田的思路拿了出来,让这些人先试验一下……
……
对屯田,刘北其实只是了解它威力很大。
在三国前期,这些诸侯每次打仗,了不起也就动用几万军队。
而到后期,却是动撤调动数十万大军。
关键的原因就在屯田。
要知道,在原本的历史上,经历黄巾之乱,以及三国的诸侯混战后,整个天朝的人口,都只有不到千万人了。
虽然,这个数据肯定不靠谱。
毕竟,东汉时有五千万人口,而到了三家归晋后,官方记载的居然只剩下八百万了。
估计有很多人为了逃税,托身于世家,把户口隐瞒了下来。
但正因为如此,才更可怕。
世家可是不用缴税的。
也就是说,那个时侯,魏蜀吴三国,能征税的人口,就只有这八百万。
而这个时期三个国家的军队加起来有多少呢?
加起来不下百万。
按理说,这么点人口,是养不起这么多军队的。
然而这个时侯,大家都做到了。
关键就在于屯田。
军队出则为兵,入则为民,自给自足,极大的减轻了对民众的负担。
可想而知,屯田的威力有多大了。
虽然,他并不了解具体怎么操作。
不过,他也只需要知道一个大概方向就够了。
陈群不愧是当世最顶级的内政谋臣。
刘北只是提出了一个构思,他很快就拿出一个详细的方略。
当然,刘北也没有全盘照搬。
这种屯田制,必然会影响到军队的训练。
虽然能养活更多军队,但却会降低军队的战斗力。
于是,他干脆把这些有前科的黄巾,统统编入屯田营。
然后,再由地方守卫部队进行弹压。
而剩下的精兵,依然照常训练。
很快,这一制度就执行了下去。
这一点,在别的地方也许还很难施行,毕竟,屯田需要土地,而土地又都是有主的。
特别是那些大地主,一般都是地方的实力派,即是使地方诸侯,也不可能去革他们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