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代善的身体一日日地衰弱下去,时好时坏的,贾家上下都愁郁难当,气氛凝重无比。这其中自然也有着对贾代善的留恋不舍,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担忧和失去家族顶梁柱的惊惧。
贾代善也在尽力地地为妻儿和宗族做好安排。王伯爷和王子腾来探望他的时候,贾代善就和他们摊开来做了笔交易,他愿意把贾家的人脉资源交给王子腾,助他在军中发展。这样,手握着贾王两家明暗资源的王子腾,凭借着自己的精明强干,定然能前程无量,成为武勋中的领头人物。而作为回报,在王子腾发达之后,他要做贾家的依仗靠山。
贾政娶了王氏,他的儿女便是王家的外孙子女,王子腾自会对他们尽心尽力。这点,贾代善并不怀疑,王氏未出阁时,与王子腾之间兄妹关系甚是亲密,而且王子腾膝下并无子女,外甥子女也会看重的。但贾家正统的袭爵人却是贾赦,他膝下如今已有儿子,贾家最后还是该由他的儿子继承。
贾赦的妻子是张氏。张氏娘家在这场风暴中也受牵连甚深,已经被抄家流放,张氏不堪打击,如今正病卧在床上不起。脱毛的凤凰不如鸡,何况,贾家上下都在为贾代善的病情奔忙呢,哪里还能顾得了一个罪臣家的女儿?或者,她死了,对贾家更好!
这长房一脉可与王家无丝毫血缘关系,王家肯守信仗义,为了不相干的贾瑚、贾琏卖力?贾代善根本没想到要王子腾赌咒立誓,他们又不是什么江湖侠客,谁还信这一套?大家知己知彼,都是同类人,知道只有实在的利益,才是最能打动他们的!
那不如咱们再联姻一回吧!贾代善直截了当地提出来,让你们王家下一辈的姑娘,最好能是王子腾的女儿,虽然现在还没有生下来,嫁给贾赦的儿子。这样,亲上加亲,双方的利益也就一致了!
王伯爷和王子腾思索了一番后,觉得贾代善的提议甚好,公平,双方都能得利,于是郑重地答应了下来。
贾代善又找来了林如海。这回,他是动之以情,先讲叙了一番他对林如海的欣赏和爱护,之后又道出了对他的期盼,自己寿命不久了,若他去后,你两位舅兄都不是能撑门立户的人。女婿是半子,但在我心中,你就和我亲生儿子也不差什么的。你在兰台寺为御史,要好好地效忠皇上,我在将去之时,也定会上书给皇上。念在我的份上,皇上也会对你看顾几分的。如海啊,你年少丧父,人情冷暖早已经历过的,该明白,如果仕途上没有靠山,没有上面的赏识,是何其艰难啊!老夫愿意尽自己所能,为你铺平了道路,让你大展宏图,惟愿你和敏儿和和美美,太平顺畅地过一生。日后,日后你若有能力,希望你能帮着拉扯下面的侄儿们一把,让他们转武从文,这才是贾家日后的出路!
林如海望着憔悴衰弱的岳父,心中酸楚,他想起当年如日中天的贾代善把爱女嫁给了自己,虽然双方的联姻大家都是有自己的考量,但确实这些年来,贾家对自己扶助良多,贾代善和史氏也对自己关心爱护,让他心中很是感激。况且,他与贾敏也算夫妻相得。恩和情交织在一起,林如海哪里能拒绝得了,连声劝慰贾代善,保证日后自己绝对不会薄情负义,和贾家生分了去的,岳父大人只管放心!
贾代善嘴角露出一丝笑意,王子腾和林如海,一个精明冷酷,野心勃勃,一个是心中念着旧情,也顾忌着颜面;这两人是自己从文武两道,分别给贾家建立起的坚实屏障。他利用他们的特点,精心地采用了不同的办法去对待,也果然如他预计的那般奏效了!
一切尽在自己掌握之中,但一转念想起家中两个儿子,贾代善就忍不住黯然长叹了一声。他们但凡有个争气的,他何苦要这么殚精竭虑地苦苦算计?
贾代善不由羡慕起远在金陵的薛老爷来了,唉,人生命运,真是难测!原本,他哪里会把金陵薛家和薛老爷放在眼中,尽管每年贾家都会心安理得地收下薛家的大笔财物。在他眼中,薛家权势地位比他贾家差得远不说,薛老爷也才具平常,安生做个皇商,能过富贵日子,便是祖上的恩德了,也是多亏了他们这些老亲的照应呢!
谁能想到,这样的家中,竟然能养出了薛淞这样的儿子呢?薛淞组织抗击乱兵的事迹,王子腾告诉了贾代善。当日,他们拿着面粉罐子引火炸退了大队乱兵,这引起了兵部的莫大关注。兵部专门派出了一位擅长兵器制造的侍郎来详细询问。
薛淞只道,那法子是他少年时从那位外洋格物大家处得知的,那时他还不信这普通的面粉竟然能有此威力。那外洋大家见他不信,还专门带他去了偏远之处的小土屋里试验给他看,在封闭的房屋中,炸得更加厉害。当时他吓了个半死,但当时年纪小,后来日常里忙着读书游玩,也就渐渐忘记了。那日在危急之时,猛的想起了这一旧事,也是‘死马当作活马医’的意思。
薛淞还道,这他可不敢居功,兵部若是能据此研制出厉害的兵器来,能为国家,为朝廷出一些力,则是他莫大的荣幸。这样的回答和他
之前的表现,再加上他的座师吴侍郎为其造势,薛淞博得了朝廷众多人的好感,兵部命人试验之后,发现果然有效,如今在想法做成更加厉害,且方便携带的东西呢。
对薛淞这种说法,贾代善心中是不信的,他就是直觉着有些不对劲,这薛淞的运气未免太好了吧,又是教他算术之法,又能制造那么厉害的兵器,他遇到的难道是鬼谷子那样的高人么?
贾代善判定,薛淞身上必是有着不为人知的秘密的,日后或许会渐露峥嵘。可惜啊,这样的英才竟然不能为贾家所用。他有些后悔起来,若是知道薛淞有这样的本事,当初就不该轻易放过了他的。
但如今薛淞已经跻身于文臣集团中,看得出来,他是极力想要和武勋们撇清关系的,连王家也不想多理会,自己又命不久矣,再想笼络他,那基本是没可能的了。
贾代善只得叫来贾政,嘱咐他,薛淞是个有能为的,他们之间好歹有王家这层关系在,不可疏远了关系。贾政素来喜欢与读书人来往的,自然是欣然应承下来。
他又让人唤来贾敬,道他必会向永明帝解释辩白他的行为,但他也要韬光养晦,暂且蛰伏几年,千万要忍耐
在贾代善病重之际,他用颤抖的手,给永明帝写下了一份遗折,回忆了君臣之间点点滴滴的往事,言语之间,倾注了不尽的怀念、不舍和满腔的忠诚,为贾敬辩白解释,贾家人首先都是忠诚于皇上的;又诉说了对自己儿子不肖的遗憾,长子平庸,也不知能否守成;次子虽生性仁厚认真,但读书上天分有限,他实在不能放心!只恨自己寿数到了,不能再效忠陛下
永明帝看着这份泪痕斑驳,笔触无力的遗折,心中也是大受震撼。先荣国公在世时,贾代善经常随着父亲入宫,他们少年起便相识。数十年的君臣相处,情非泛泛,何况,贾代善是为了救驾平叛而伤重的,委实是大功臣。他如何能让他没个下场,不能瞑目?
贾代善病逝。
贾府接到了永明帝的旨意,在通篇的褒奖之后,诏书上,永明帝诏令由朝廷给贾代善办理极隆重的丧礼,给荣国府颁下了丰厚的赏赐,给贾代善拟定了上佳的谥号:忠襄!荣国府由贾赦承袭,爵位为一等将军,只降了一等,而非通常的降三等袭爵;但同时永明帝还给了贾家一项大恩典:贾代善的次子贾政,品性敦厚,赏赐于主事之衔,入部习学,以恤忠臣。
永明帝依旧对贾家恩宠有加,贾家上下也因此安心了不少。薛淞平日里不怎么与贾家亲近,但此时也不能不代表薛家来上香祭拜。贾政见到薛淞,眼前一亮,连忙上前来招呼。薛淞只管行礼安慰,并不与之如何亲近。在这样的场合,这样的态度也不会显得很突兀。
等贾代善的丧事完结,也到了这届进士结束观政,正式授官的时候了。薛淞在观政时期内表现卓异,又展现出了多样本事,几个部门都争着要他,吏部索性允许他自己选择。
吴侍郎本想让他进翰林院,那是非常清贵的所在,与皇上见面的机会多,有自己暗中出力,不愁不会在永明帝面前留下好印象来。
薛淞婉言谢绝了,他向吴侍郎分析了自己的优劣所在,在翰林院这样众贤荟集的所在,他的学问和文章就会显得非常逊色,会被压制为凤尾,成为垫底的那一个,哪里还能出头?
他还有自知之明,和那一众古代精英比拼心机手段,他也是要认输的。他的长处,是得益于现代社会赐予的超越这个时代的眼界视野和科学知识。
最后,薛淞选择了户部,他观政时在这个地方呆的时间是最长的,与同僚相处得也甚好,熟门熟路的。户部很高兴地接收了薛淞,又能做事,做人也很不错的新人谁不喜欢呢?薛淞进了先前的度支科,成为主事。
因着贾代善的功劳和遗折,永明帝没有追究贾敬,但对宁国府的态度是远不如荣国府的。贾敬去了礼部,但礼部的尚书侍郎们本就嫌弃武勋,又忌惮着贾敬与忠义亲王的关系,对他非常冷淡。他们商量了一回,打发贾敬去了膳部,那里是掌管膳食、牢狱、典礼及制作官服印信等事务,十分的繁琐单调,在礼部里算吃力不讨好的边缘部门。
吏部却有些为难了,贾政该如何安排呢?他连一个秀才的功名都没有,怎的能一步登天,成为六品的主事?这官职,连三甲进士和有些排名往后的二甲进士也不能得呢,偏生圣旨中说得明白,入部习学,那连内务府这等可以通融的地方也不能安排了。
最后,礼部把贾政派去了工部,工部主管山泽、屯田、工匠、水利、诸司公廨纸笔墨之事,在六部中地位是最低的,这负责全国的工程建造,有没有功名,那也没什么关系吧?
于是,贾政便被分派到了工部,兢兢业业地每日去衙门点卯,浑浑噩噩地过了许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