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中文音译:阿尔法。
即为,鹅毛联邦安全局,阿尔法特种部队。
这支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种部队,第一次出现在世界舞台,是1979年12月27日一场行动代号“风暴-333”的作战行动中。
A部队与“顶点”小组(泽尼特)、“雷霆”小组、154特遣队、第九伞兵连,攻陷塔日别克宫,击毙了时任阿富班总统——阿明。(顶点-泽尼特是信号旗的前身部队之一,但信号旗那个时候还没成立。)
唐青很难接受安德烈这个抠比居然出身传说中的阿尔法特种部队,这个事实。
——————
PS:关于小口径AK的常识。
对于AK系列步枪的印象,绝大多数都是耐曹、威力大、精度差、连发不好控制,这些都是来源于影视作品的灌输,不能说完全不对,只能说是一种刻板印象。
AK47—AKM所使用7。62×39mm的M43中间威力弹在当时确实非常先进。
但今天这款介于小口径弹与全威力弹之间的中间威力弹是非常尴尬的。
有些军迷甚至称之为“小便弹”…
看到这里有些人会反驳,AK威力大是公认的。
我只能说,兄弟时代变了。
所谓的子弹威力,无非就是子弹的侵彻力(可以理解为破甲能力)和杀伤效能两方面。
7。62×39与毛子的5。45×39、某约的5。56×45、兔子的5。8×42小口径弹相比这款子弹是全面落后的。
杀伤效能就不提了,小口径弹本身就有先天优势。
侵彻力也就比早期5。56的M193弹强点,SS109一出就没的比了。
相比自家的5。45×39的M74弹药无论是早期的7n6,还是7n10、7n22、24、39基本没的比。
于是5。45×39的M74弹药的AK74应运而生,开始装备部队,取代AK47、AKM,解体后又被AK74M取代。
AK74M,M同AKM一样,即现代化的意思,也就是现代化的AK74。
到这里有关AK的刻板印象就要被全面推翻了。
后座力大、连射不好控制?
小口径步枪,基本没什么后座力,非要对比的话。
AK74M、AR15、95三款制式小口径步枪中AK74M是后座力最小的,95次之,AR15最大。
精度低?
300米距离丝毫不输AR15,400米也只是略差而已。
关键的是它依然耐曹。
总体来说,这是款非常优秀的小口径突击步枪。
毛子又基于AK74M开发了AK100系列用于出口。
即AK101、102、103、104、105。
AK101-5。56口径的AK74M。
AK102-101的短突型。
AK103-M43口径。
AK104-103的短突型。
AK105-M74口径的短突,也是除了AK74M外,100系列中最受毛子特种部队欢迎的一把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