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总,您现在有看好要投资的项目吗?”
方年点头:“有的,上交大这个基于精简指令集第五代(RISC-V)标准的全新自主化延伸探索项目,可以尝试投一下。”
谷雨很快从手上的文件中抽出一份递给方年:“这是项目更详细的描述,您要不要现在看看?”
“行。”方年从善如流。
很快翻阅起来,随着翻阅,眉头皱得很深,嘴上道:“你上网查一下加大伯克利分校David·Patterson教授的全部资料;
顺便了解一下上交大这个研究项目课题团队都是什么人。”
谷雨连忙点头,回到了自己的工位。
方年眉头依旧紧皱着。
尽管方年曾经从事过程序员的工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接触了更多新的东西,记忆不断被覆盖;
他现在是真的就只会写个‘hello,world。’。
这份仅仅只是因为精简指令集几个字让方年决定投资的项目详情资料里面有些比较特别的信息。
大多数跟方年说的那个外国教授有关。
如果项目详情资料上的那两行简单介绍没问题的话。
这是个顶级大佬。
因为他是精简指令集的创始人,也是磁盘阵列冗余技术(RAID)的创始人。
几乎可以说是定义了计算机体系结构。
这个大佬怎么着也该能拿个图灵奖。
很快谷雨就通过互联网查到了一些零散的信息,简单整理后汇报给方年:“是很有名的教授;
07年美利坚计算机历史博物馆有对他进行过一段采访,我暂时只找到了英文原版。”
“大概内容是David口述历史,里面包括他的一些个人生活经历,也包括他在上世纪80年代初开展了RISC的研究;
包括他开展RAID研究,让EMC重获新生的巧合等。
也包括他着手写计算机量化体系结构一书等。”
“……”
听得方年只咂嘴感叹:“牛,牛,真的牛。”
接着小声哔哔:“要是能拉这种大佬来干活,那可真是省事,强得飞起。”
谷雨又说:“这个研究项目是上交大一个知名副教授带三个博士两个硕士组的课题。”
“网上没有他们的相关信息。”
闻言,方年望向坐在自己工位上谷雨,道:“把那个采访打印出来,一会我看看。”
“好。”
方年转而说道:“同济这个数字信号处理研究项目、华东理工自主微架构可行性探索项目、东华离子化学介质研究项目这三个资料给我看看,没什么问题的话,也要投。”
谷雨飞快的翻出三份资料递给方年。
约莫十分钟后,方年道:“刘惜,根据这四个项目的资料重新做一份详细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