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说应该先由窦婴授课,汲黯随后。不过,窦婴刚才被太后叫了过去,只好由汲黯先讲。
汲黯走后,刘荣笑着对他说:“三弟,为兄知道你学的是儒学,听洗马的课业难免有些不自在。”
“不过孔夫子曾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黄老之学,也有可取的地方,不妨多听听。”
刘阏于抬起头,小声说道:“臣弟知道了。”
唉,这孩子。
还是太胆小了。
有机会,得想办法,让他放下心里的恐惧才行。
两人说话间,窦婴走了进来。
师徒三人行了一礼,窦婴开始授课。
“洗马刚才讲的是黄老之学,臣虽然也师从黄老,今天讲的却是儒学。”
刘荣听了,有些诧异。
身后的刘阏于眼神一亮,来了兴趣。
“儒学,源自于孔丘之说,发源于鲁国,由孔丘七十二弟子记录传至今日。其意为:仁。”
“何为仁?”
“夫子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这五者,分别为:恭、宽、信、敏、惠。”
“做到了这几点,便可以修行自身,从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刘荣瞄了眼听的津津有味的刘阏于,心里不太明白,主修黄老之学的窦婴,为什么讲授起儒学?
这不是跟太后的想法背道而驰吗?
难道,这是刘启的主意?
还真有可能。
刘彻被立为太子时,刘启给他选的太子太傅,就是出身儒家的卫绾。
身为帝师,真的能够影响到储君,甚至皇帝。刘彻继位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学从此捧上了天。
还专门建立了学习儒学的太学,定为国学。后面历朝历代,莫不遵从。
可以这样说,儒学到了刘彻那,有了根本性的转折点。百家之学的争鸣,才算有了胜负之分。
刘启让黄老之学出身的窦婴,教导自己儒学,这事儿有意思。
窦婴授课时间,同样是一个时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