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不正言不顺。”陈鹏宇说,“大家对这个方案有什么其他意见或者问题吗?”
会议很快就结束了,与会元老在结论文件上签字,同意对七个钻井进行钻探,计划钻井深度为100米,可根据具体情况增加到150米。
会议刚结束不久,临时气象站的气象员便发出了大雨警报。在诗里亚这个地方,每天都有的大雨是不会发警告的,至少是每小时20mm以上的持续性大降雨才会有发出警告。
下午十六时,石油基地气象台观测到了第一滴雨落了下来。接着稀稀落落的小雨点变成了瓢泼大雨。不到几分钟时间,天上就像是破了洞一样开始往下倒水,仿佛给大地挂上了一道水帘。别说继续工作,连在露天行走都编成了不可能的事。工地上所有的坑洞和低洼地全都灌满了水。
降雨一直持续到午夜才变小。整个矿区成了一片汪洋,营地的设施也有多处毁坏,陈鹏宇只好通知全体停工。
两天之后,降雨才完全停止。这场大雨几乎把他们前面的工作全部毁于一旦。勘探队只得先把泡水的蒸汽机全部修复起来,重新点火之后开始排水。
陈鹏宇带着抢险队进入矿区清理道路和作业点,整修机器设备。众元老绕着矿区转了一圈,看了一下矿区的损失情况。最后决定:将勘探项目区的施工面积缩小一半,集中人力物力清理积水;恢复地面设施之后,所有机械钻井力量对选定的七个作业点进行集中钻探。
所有元老人在钻井开始人轮流在矿区值班24小时以便及时处置突发事件,督促工程开展。这次钻井和前面的勘探性钻探不一样,要使用到15厘米直径的套筒。设备要求和人员要求都要高的多。
机械厂还做不出这么大直径的耐压无缝管,所以套筒参考了旧时空延长油田的经验。当时延长油田的矿务部门没有套管,使用的是缴获的日本大口径火炮的身管。机械厂如法炮制,按照火炮身管的制造工艺,先用熟铁铸造出身管,经过锤锻之后进行中心钻孔,制造出“炮筒”来。
第二天一早,各钻井组进入作业面,同时指挥部通知木材厂和机械维修站也进入24小时待班状态。指挥部搬到了主通道旁搭建的工棚内。这次作业将七个钻井分别为一到七号井。当天下午3点,钻探正式开始。由于蒸汽机只有四台,两台用来驱动钻机,两台用来驱动泥浆泵,所以同时开工的只有一号井和二号井。
秦西科组织了一个巡逻应急小组,在各个作业点里面巡视,将任何不顺利的钻探情况及时上报指挥部。
钻探开始的时候一切正常,各处进展顺利,但是到了第二天上午,有钻探工来报告:二号井遇到了紧急情况。
“什么?压力太大?钻不动。你说清楚一点。”一个应急小组成员跑来给秦西科报告。
然而工人的汇报模糊不清,秦西科听了一下,觉得情况有些紧急,便派人去把崔云红也找来。几个人一起到了二号钻井平台上。
原来钻井钻探到四十米时进入了气层。有着巨大压力的天然气在钻杆里顶着泥浆柱往上涌,整个作业面成了泥塘。泥浆泵不能停止所以也不能加接钻杆。整整两个小时,钻井不但没有往前钻1厘米,反而由于涌出的泥浆导致钻头后退了半米多。
“上回压阀!”秦西科立即要求在钻头前加上回压阀,“赶紧的!不然就白干了!”
机械工业口原本并没有生产过这种设备,但是作为常见的油井设备,秦西科专门和展无涯沟通,专门组织生产了一部分。这东西主要结构就是两个圆片,大圆片中间开一个5厘米圆孔,小圆片的直径大于大圆片的孔。两个圆片用铰链组合起来,安在最下面一个钻杆接头上。泥浆从上而下流向井底时,小圆片向下打开通道;停泵时,小圆片盖住大圆片的孔,井底的泥浆不至于被井底压力顶着上涌。由于采用了回压阀,二号钻井平台顺利地钻穿了气层。在以后的六个小时里钻进了九米。
出现天然气层证明他们距离油层已经很近了--这是个一个令人振奋的信号。
钻探开始后第三天,二号钻井平台已经突破了一百米的计划钻探深度。陈鹏宇在凌晨5点钟到钻井平台来巡察的时候,发觉泥浆泵运转得轻松了,转盘转动也变得灵活起来,他知道很快就会有令人满意的结果了。
果然,到了上午九点,钻井工报告:泥浆槽里开始出现原油,渐渐地反油量愈来愈大。工人按照事先的培训清理出来引流槽将原油引入测量池中。中午时分,陈鹏宇派人给在生活区值班的秦西科,让他和崔云红一起到钻井平台来商量下一步对策。
read3();看小说,630boo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