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昭华里洋房现价 > 第三十五章 大诰(第1页)

第三十五章 大诰(第1页)

在找卖豆子的摊儿的时候就十分容易了,因为刚才集市东头拉了两头猪现宰,集市里有一半的人都过去看了,有的是为了买肉,有的是纯粹看杀猪去了。

在买豆子之前她们又在卖菜的摊上流连了许久,主要是王氏看见有卖的特别新鲜的水芹,本来已经买了二斤多,但是这个卖菜的村民实在太蠢笨,二斤以内的菜他会算,超过二斤的他就蒙圈,还不信张昭华算出来的价钱,据说这还是个经常卖菜的人。

王氏简直就要跟他吵起来了,张昭华也实在无法忍受,就把这堆芹菜分成了三份让他算——哎,这回他灵省了,比谁算得都快,还计较到了厘上,气得王氏把菜撂了去别家的摊子上买了一把回来,专门在他面前晃了一圈。

这草市上有三家卖豆子的,其中一家是王氏坚决不会再去买的,因为八月份的时候王氏从他家买回来的半袋大豆最底下一层是变质的,王氏这么精明的也被骗过了。

现在计较也没什么意思了,王氏打定主意去别家看豆子,果然让她发现了一处满意的,却是个十五六岁的姑娘站着守摊的。

这摊子摆的秀气,都是小半袋小半袋卖的,各种豆子都有,大豆、绿豆、豌豆、蚕豆、小豆、白扁豆、虎斑豆、刀豆、豇豆,其中好几种都可以磨成面吃。

王氏每个袋子里都掏出一把来搓搓看看,十分满意的样子,再一问价格,也是十分厚道,于是让这个看着脸圆圆的但是身体却抽条的姑娘给她挑了两种,还把剩下的半袋子大豆全都要了。

这姑娘嗓子有些嘶哑,应该是刚才人多的时候不得不敞开嗓门说话,但是语气却温温柔柔地,算账不仅清楚明白,还特别有人情味儿,最后给王氏免了两文钱的零头。

张昭华在一旁看着王氏买下的东西,然后看王氏一反常态地和这个圆脸姑娘说话。

“是哪里人,怎么一个人出来卖豆子……哦还有同村的姊妹,没有兄弟叔伯吗……每月逢五才过来赶集……”

见王氏絮叨许多把这姑娘说得有些面露窘色了,张昭华才出声打断了:“阿娘,别误了时辰,爹晚上还要回来吃饭呢。”

王氏什么心思张昭华自然看得清楚明白,她在旁边已经把这个女孩从头来来回回看了无数遍了,说实话,模样普通但也算周正,其实眼睛挺好看,只是眉毛生的不好,稀稀疏疏而且又短又黄,才没衬出眼睛的神采来。这块短板其实可以克服,天天用生姜核桃汁水涂眉毛,过一些时日就会长出黑亮的毛发来,如果长不出来也没关系,还可以通过画眉来弥补。

虽然看着有些瘦,但是身体挺结实的样子,轻轻松松提着两袋豇豆换了位置,手上一层层老茧,也是出过力干过活的,这些都不算,主要是这姑娘衣裳可以看出有些旧了,但是浆洗地干干净净地,腕子上还带着薄薄一层袖套,袖套也没落多少灰。

通过对她通身的观察,还有一点让张昭华十分惊讶的,就是这个姑娘手上皮肤不好,有皴裂的痕迹,手色也是黑黄的,但是脸上的皮肤却吹弹可破,特别白嫩。

难道是有特殊保养的办法,那怎么不用到手上去呢?

这一点先存疑,其他的地方让张昭华暂时挑不出什么毛病来,而且看王氏的样子,似乎也十分满意,走之前王氏终于成功打听到这个姑娘是丁家集的人,却不姓丁,而姓郑。

有这两点就足够了,王氏会把一切都交给无所不知的范媒婆的,而且王氏并不是只看一点的人,她心里其实还没有十足的成算,只是将这个偶遇的姑娘作为未来儿媳妇的备选之一而已。

之后张昭华在草市外面叫了张昶进来,把订好的菘菜搬走了,这菘菜在草市最西头的地方,垒地跟一座小山一样,但是据说卖得快,因为之前还有这么一座小山已经卖完了。

他们提着满满当当的东西回家,就看见院子里张麒张升父子俩围在一起,搓手挠腮地不知道在干啥。

“回来了,”张麒抬头看到张昭华,叫道:“来,囡囡,到爹这儿来,给爹看看这都写的些什么。”

张昭华把篮子放下,奔过去一看,让张麒发愁的是他手中小楷书写的密密麻麻的黄纸,总共有七八页这么多,张昭华拿着细看,就听到张麒道:“这字儿大都认得,但是连起来俺就不明白说的是什么了,就光是觉得胆战心惊地。”

“可不是嘛,”张升在一旁道:“这上面说,犯了错的要去膝盖、剁指头、断手断脚还要——”

他略略低头往下看了一眼,眼里还有余悸道:“还要阉了……这都怎么回事啊?”

张昭华快速浏览了一遍,心里有数了,手上这篇名叫《大诰》的东西,是朱皇帝的反思,也就是整理这一年审判贪腐方面的重大案件,以诰文的形式向全国发布,数落贪官腐官吏的罪行,并制定了更严酷的刑罚去告诫官吏们,不要重蹈覆辙。

果然听得张麒道是今早从粮长那里得来的,说每家每户都发了,粮长再三嘱咐要好生供着,并且规定每月逢三逢六都要空出半天来,家中男子都要去粮长那里听讲这个《大诰》。

本来农忙,但是村民们都知道好歹,也没什么抱怨的,他们并不清楚在朝野引发了一场地震的郭桓案是什么,但是他们知道上头的政令是不能违背的。虽然冬天很冷,但是幸好之前举办酒礼,在村里老墙那个地方搭了很多棚子,村民合力又在棚子周围垒了墙,四角放了火盆,听讲的时候就不挨冻了。

张昭华粗略看完一遍之后,首先发现了一点就是:这文字十分口语化,不像是官方文书,而像是朱皇帝口授出来的,其实老爹是可以读懂的,但是他认连贯的字就有些费劲。

“洪武十八年,为郭桓不法,通同诸司,将天下钱粮废坏,事觉,诸司官赃有所在,于是遣人至所在追取,所在见任官司,皆系不才之徒。”张昭华一字一句念着,先给家人解释了一遍不久之前才堪堪结束的郭桓案,当然家人和村人对这些国家官吏怎么勾结贪污的过程不感兴趣,只对这些人最后都死得其所而拍手称赞罢了。

张昭华发现,这个《大诰》里面有十几处朱皇帝添写的案例,果然任何一篇议论文都要学会用生动的例子打动读者吗——张昭华暗自腹诽了一句,都是高考荼毒过的,看文章第一反应就是这是什么体裁,确定《大诰》是一篇抒发朱皇帝个人思考和领悟的议论文之后,接下来就看议论文的格式——

她又发现一个有趣现象,议论文的大套路模式居然被朱皇帝运用地炉火纯青。

立——用常见现象,喻社会哲理,确立中心。《大诰》主题就一个,治官。整个《大诰》二百三十六个条目,主题是打击贪官污吏的有一百五十五条,还有二十六条是打击官民合谋犯罪的,剩下的才包括治理军队和治民。

析——列举实例,正反面举例,阐释出本体与喻体的含义,对照之后分析弊端。这个例子太多了,酷敛百姓的郭桓案;贪污税粮案;放卖官差的私役丁夫案;妄取扰民的私吞商税案;谎报灾情的侵没赈济案等等。

联——联系现实,正面阐发见解。《大诰》里面有各种对付贪官污吏的办法,比如严刑峻法,比如鼓励百姓上告甚至纠举,甚至允许百姓“绑缚”贪官赃官。

结——深化中心论点,点明本文主旨。结论就是:惩治贪官,用一切手段惩治贪官和不法官吏。

张昭华本着前世高考阅读及写作的态度,分析了这么一篇主题鲜明立意深刻、逻辑清楚、前后呼应、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的文章,私心打了个99分,留着一份怕他骄傲。嗯,就是这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