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留公主一听萧妙音这话,嘴角的笑更浓,“三娘这话说的。”
年纪渐大,陈留公主自然是知晓了些许男女之事,加上年岁也快到了,自然对那些年轻郎君也生出一些旖旎心思出来。
萧妙音的这些话她嘴上好似不应,其实心里别提有多受用。
“三娘,也不是我说。”受了一番恭维,陈留公主整个人都觉得轻飘飘的,瞧着面前的小女孩都顺眼了不少。想起这位是太皇太后为天子定下的人,将来不管是做皇后还是其他的高位嫔妃,日后都是她的弟妹。
既然如此,陈留公主觉得自己和弟妹说几句话也没有甚么,毕竟萧三娘嘴甜,性子软的不行,就算说错了甚么,也不会放在心上。
“公主?”萧妙音微微抬起眼来。
“我听说你好汉学。”陈留公主道,她看到的是堆成小山似的书卷和竹简,如今纸张昂贵,还是有些用竹简,不过看那竹简似乎已经有些年头了,也不知道是不是秦汉时的旧物。
“男子读书可以入朝为官,可是女子……”陈留公主蹙起好看的眉毛,鲜卑女子以前可以上马和男人一样的驰骋草原和沙场,但是如今朝廷更多的是重用汉臣。到了如今也没见着那个女子能够入朝为官的。
“而且,也不能做个中书学生。也没多大用处。”
这朝堂是越来越像汉人的朝堂了,鲜卑人的那一套也不知道还能停留多久。
陈留公主这番话固然是有那么一点善意,可是听在萧妙音耳朵里就很不是滋味了。这感觉就和传说中的,所谓“好心”大妈劝说少女辍学回家,理由就是‘女孩子读书多了没有用’。
简直是诡异到了极点。
兰陵公主瞧着萧三娘脸上的笑都僵了一下,她看了看自己的姊姊。心里偷笑了一声,她的大姊姊好像好心干坏事了。
陈留公主在妹妹们的面前都是一个有威严的长姐,说话经常是说一不二,有时候对着妹妹们也会教训一二。如今瞧着姊姊竟然也会有吃不开的时候,这让兰陵公主有些小小的开心。
“儿知道了。”萧妙音忍了忍,好歹没有当着陈留公主的面把脸垮下来。不过再继续说下去已经是没有多少心情了。
两个人完全不是一个思维上面,怎么说话下去?
勉强将话题说到衣裳上面,说了那么一小会之后,两位公主告辞,萧妙音亲自将人送到殿门那里。等到两位公主的身影消失之后,萧妙音脸上的笑容立即淡了下去。
陪伴在萧妙音身边的秦女官见着,心里叹口气,“三娘子,莫要将两位贵主的话放在心上。”
公主们没有继承权,插手内宫之事也极为有限,像馆陶大长公主那样能够被记载为馆陶内亲王的公主放眼秦汉至今,也只有那么一位而已。
公主们的话听听就算完了,日后说不定这些公主还有的是求三娘子的时候。既然如此,何必又将这件事放在心上?
“……”萧妙音站在殿门处,殿门外是树木。早春清新的草木芳香伴随着清风吹拂而来,让人为之一振。
不过此刻她的心情不太好,因此再香再好看也没用了。
“阿秦。”和秦女官相处久了,萧妙音自然是和她亲近起来,“为甚么陈留公主会说那样的话?明明太皇太后提倡汉学,宫中的大王们也一定要学这个的。”
萧妙音简直是想不通这个问题,她听过清河王高凉王几个皇子的汉话,那是相当的流利,甚至有地道的洛阳口音,他们平日里也不太用鲜卑语。拓跋演和她说话更是只用汉语,萧妙音也没听出拓跋演的汉语有什么鲜卑味。
怎么公主们就……
“三娘子,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秦女官弯下腰,开导萧妙音道,“两位公主的眼界只有那么点,日后三娘子的身份可要比两位贵主高的多。”秦女官说这话的时候,声音里带着隐隐的兴奋。
“如今陛下喜欢汉学,三娘子会这个,简直是再好不过了。”秦女官在后宫待了那么久,后妃的沉浮看了许多,哪怕她从来没有被宠幸过,但也能摸出些许门道。
“妾说一句话,可能现在三娘子不明白,以色事人能得几时好,唯有抓住心才是真的。”秦女官道。
当年先帝之母长得多美,美到让宣帝对她一见钟情,十四岁的少年就被她的美貌倾倒。可是这些都有甚么用处。美貌也没能救她一命,生下皇长子,一杯毒酒一条白绫送到她面前,所谓的子嗣宠爱皆化为尘土。最后生的儿子还不是便宜了如今的太皇太后。
萧妙音站在那里抿了抿唇,她不是真正的小孩,秦女官说的那些话她当然听得明白。靠脸吃饭是不长久的,可是这心……
想起拓跋演,她不禁觉得头疼,拓跋演年纪小小,其实心思深沉的可怕。她来了这么久,都觉得自己不太可能能够把拓跋演掌控在手里。
那样的人,怎么可能?!年纪小小就已经成这样了,长大了还得了!
“三娘子如今就很好。”秦女官道,“三娘子要做的就是坚持下去,至于两位贵主的话……”秦女官靠近些许,将声量压的更低,“三娘子就当大风吹过,甚么都没听到。”
萧妙音被秦女官这话逗的噗嗤一笑。
拓跋演其实一天里是没多少事的,李平来给他上课的时候,会见缝插针的和他说一些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