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了人,辛姨娘才开箱取出辛家来信,再看一遍,脸上一时不忿,一时为难。
宁家无人知道,她当年抬进宁府的风光嫁妆,到底是怎么来的。
世人只当辛家没有抄家,底子仍在。可她却深知,早从祖父那辈开始,辛家便是寅吃卯粮,空有花架子了。以至于她置办嫁妆的钱,还是从大伯出事前送回家的银子里拿的。
当时可是说好了,这笔钱只是暂借给她保管而已。但她却是另有花用,如今大伯写信来讨要,要她怎么还得出来?
可若是赖账,信上写得可着清清楚楚,会&ldo;使人亲自登门拜访&rdo;,到时损失颜面事小,若追究起来……
辛姨娘目光微沉,到底狠心取了半匣子金银首饰,又提笔写了封回信,托人送了回去。
好在如今离辛家还有些距离,跑一趟来回就得将近一个月。辛姨娘心里七上八下的等了许久,却等到大伯已经等不及催她,便赶上京城去的消息。也没对她留什么话,只把她送去的金银首饰带走了。
辛姨娘心中稍安,估摸着大伯跟她的想法差不多。
都还不想彻底撕破脸,所以暂且忍了。回头若宁家得势,他自己也官途顺畅,估计这银子也就算了,可若是不好……
辛姨娘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无比诚心的给老天拜了三拜,求老天务必保佑宁辛两家,主要是宁怀璧和她大伯都官途顺畅。
第250章风波
因宁怀璧的回归,晚上宁府长房聚在一起开了个小宴。
当中热气腾腾摆着宁芳点名的羊肉锅子,旁边是一圈宁怀璧爱吃的小菜。一家人围坐一桌,十分热闹。
只宁四娘重规矩,吃饭时相互推让一下可以,但旁的闲话不许多说。只等吃完了,撤了饭桌上了茶,一家人才好生闲话。
宁四娘道,&ldo;方才也没细问,你隶属宣城府,怎么被派到金陵来公干?&rdo;
宁怀璧道,&ldo;这个我也不知,只听说金陵府这边发生了个案子,颇有些不便之处,要借调些旁县的官员来查。金陵府尹求到李大人处,李大人知我家在金陵,便好心荐了我来。今儿进城时,我已经让金墨过去知会一声了,说是让我在家等通知过去就行。&rdo;
既是公事,宁四娘就不问了。
然后一家人又说起顺哥儿的病情,宁怀璧便把给他吃燕窝的打算说了。
夏珍珍忙要人开柜子先送二两过去,可宁四娘却摆手道,&ldo;不必了。横竖我这儿天天炖着,以后每天让丫鬟给他送一盅过去就是。&rdo;
夏珍珍不肯,&ldo;那娘您是不是打算自己不吃,省给他吃?您放心,咱家还吃得起。我四哥的药材铺子里就有做燕窝生意,虽不如陈大夫家的好,怎么说拿给咱们的,都比外头便宜些。&rdo;
自宁守仪把一个孙女嫁与了陈家,宁家人再有看病买药之事,确实方便了不少。不过宁四娘却严格约束自家,不象其他几房似的,从不托那位嫁到陈家的姑奶奶买好药材,非大病都轻易不请陈大夫来。若请来了,给的诊金和药钱也极为丰厚。
宁四娘道,&ldo;我这两年吃了不少燕窝,身子养得好多了,很不必再吃那个。顺哥儿底子弱,其他几个孩子也不甚结实,不如分给他们吃了算了。这个你们不必管,我自会安排。&rdo;
眼看夏珍珍要急,宁芳笑道,&ldo;祖母这几年身子好了,可见是吃燕窝有功的。万一停了,身子又不好了,岂不连累得我们这些吃燕窝的不孝了?旁人不说,我是头一个不敢吃的。&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