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考究的帖子,一般大户人家才会使用,像我们这种庄户人家,平日里只让人捎句话就是了。
难道……我猛地想起,我离开家一个多月近两个月的时间,正好是纪玉参加宁州府乡试的时间,难道说……纪玉他中举了?
我压抑不住心里的激动,转身想寻人来问,刚冲出厨房,却与一个人相撞,那人&ldo;哎呦&rdo;一声,我忙眼疾手快地拉住她才没有跌倒,却是刘瑶。
我笑着叫:&ldo;嫂子!&rdo;
刘瑶怔了怔,对上我的双眼:&ldo;大妹?&rdo;
我笑道:&ldo;嗯,嫂子,我回来了。&rdo;
刘瑶一把拉着我看了一看,欢喜地笑道:&ldo;大妹回来了?!喲,这一个多月没见,一路奔波,瘦了些,气色倒还不错。&rdo;
我看了眼她手里还握着的一根柴棍子,忍俊不禁,:&ldo;嫂子,你还将我当贼防了吧?&rdo;
刘瑶嗔了我一眼,笑道:&ldo;你回来也不先打一声招呼,我还真以为家里遭贼了呢。&rdo;顺手就将手里的木棍丢进灶膛里烧了。
我问了刘瑶一些家里的情况,刘瑶又向我问出门的情况等,两人忙着各问各的,倒谁也没空答,两人对视一眼,都不由得笑了。
我伸手拿过放在一边的周府帖子:&ldo;怎么有这样的帖子找纪家?难道纪玉哥哥……&rdo;
刘瑶朗声一笑:&ldo;你还不知道呀?纪玉还真是出息了,在乡试中……&rdo;突然顿住话,冲我卖关子地眨眨眼:&ldo;你猜他得了几名?&rdo;
我迟疑着道:&ldo;难道是……前三甲?&rdo;若只是入围中举,虽然拜访的人也会很多,但未必能入得了大户人家的眼。
刘瑶高声笑道:&ldo;第一名,是第一名,解元!&rdo;
我呆了一会,浓浓的喜悦从心底涌出,嘴角有抑制不住的笑意。
我从来都知道纪玉是块读书的料,也从来都知道他的勤奋和努力,从来都没有怀疑过他中举的能力,可是,却没有想过,他的名次会如此之好。
刘瑶笑道:&ldo;你不知道娘听到这消息时有多高兴,她呀,还真是将纪玉当自个的儿子看待了。&rdo;
我点头,在我心里,纪玉也一向就像个哥哥一样的亲人。
刘瑶道:&ldo;最近宴请纪家父子的人可不少,像这样的帖子我就见过好几张了。今日呀,听说纪家父子拜谢尚文书院的夫子去了。尚文书院这次中举的人就有好几个,本来尚文书院就名头不小,如今可是盛名,听说里头有隐世的大儒做夫子,才教出那么多好学生。&rdo;
我点着头:&ldo;应该的。师恩不能忘。&rdo;
刘瑶点头道:&ldo;就是,最近还有不少媒人上门打听纪玉的情况呢,听说尚文书院的主家宁郡陈府也有意招纪玉为婿呢。&rdo;
我正在切菜的手一顿,一丝血迹从手指漫出,我痛得一缩手,刘瑶就看见了,接过菜刀道:&ldo;你快去止血,出门一趟还是毛毛躁躁的。&rdo;
我应了,从灶堂抓出点糙木灰覆在手指上。
在议论纪玉的亲事时,我心里竟然抽了一下,一种有点酸、有点涩的情绪突然淹上心头。
或许在我不知道的时候,就有别样的情绪滋长,只是,被与云溪的姐妹之情压抑着而已。
一屋子米饭飘香时,爹娘和哥哥也回来了,他们见我回了家,都是惊喜非常,连手也顾不得洗、饭也顾不得吃,只管拉着我问离开后的情况。
刘瑶打了水来给爹娘洗手,又拧了帕子给明辰洗脸、擦手,在旁边笑道:&ldo;再说下去,饭菜都该凉了,我们还是边吃边说罢。&rdo;
吃饭时,我便捡了一些路上的见闻和云溪在封家的情况说了。
这是这一个多月来,吃得最舒心的一顿饭,虽然都是粗茶淡饭,但是,不用讲究那些繁琐的规矩,不用应对那些暗含机锋的话,一家人语言平和,暗含关切,温馨又轻松。
娘一脸喜悦地说了纪玉中了解元的事情后,又含笑看了刘瑶一眼,道:&ldo;我们家也有一桩喜事呢。&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