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娘接过药来问如峰:“早先钱大夫来看了开了一活血化淤的药,要不要一起煎了服用。”
如峰摆手道:“不可以,李伯伯现在需要止血,活血化淤的药要过几日才能用。”如峰顿了顿又说道:“最近几天李伯伯的腿可能会很肿,要一段时间才能消肿,而且最近两个月李伯伯这条腿都不能自己活动。”
李大娘点点头:“我省得。”
如峰又交待了一些注意事宜后才带着两个妹妹回家。小红爷爷奶奶、李大娘还有小红姐弟一起送如峰兄妹到了家门口才回去。
杨氏在家里坐立不安,既关心小红爹的伤势更担心如峰怕他贸然行事出什么意外。杨氏心里焦急什么事儿也做不了到院门口张望了好几次,可是始终不见如峰兄妹的影子。
郑家平时就少和人来往,杨氏平日里更是从来不出门,可是今天杨氏实在忍不住打开院门准备亲自到小红家去一看究竟,如果李伯伯的伤太严重就让如峰不要动手,最好找其他大夫诊治。
杨氏刚打开院门就看见小红一家子送如峰兄妹三人回来。
到郑家门前,李大娘笑吟吟的和杨氏招呼,在杨氏跟前又夸奖感谢了如峰一番,杨氏听李大娘一说再看到他们一家脸上的神情心里才稍安稳一些。
李大娘他们回去后,杨氏拉着如峰进了屋听如峰详细的再说了一便李伯伯的情况,这才把悬着的心放下一半——另一半心要等李伯伯过了这两天真正没有危险了才放得下。
如峰向姨妈解释一番后又钻到自己屋里认真的翻看医书——李伯伯是他独自经手处理的第一个病人,他一定要确保自己的治疗没有任何失误,把所有可能出现的意外都考虑到,他要证明自己这几年来没有白学。
如玉姐妹俩没有打扰如峰,两人围在灶边看姨妈做饭:姨妈的厨艺真的不错,同样的食材经姨妈的手做出来不但美味可口而且风味独特,即便是一般的野菜由姨妈做出来让人吃了也是回味无穷。
杨氏见如玉姐妹俩看得认真便给二人讲解起做菜的要点来——如玉姐妹已经十三岁了,过不了两年也到了出嫁的年龄,她们也该学学厨艺和持家了。
午饭过后,如峰不放心又去看了一次李伯伯。看到李伯伯伤情没什么变化,腿也没有异常肿胀,如峰又放心不少反复叮嘱李大娘他们几遍注意要点才又回家。晚上如峰更是在李伯伯房间里守了一夜,让小红一家人更是感动不已。
杨氏和如玉姐妹虽然觉得如峰在李伯伯床边守着太过小心也大为不必,但他们都没有阻拦如峰——对于如峰给李伯伯治的伤她们心里也不是太踏实,如峰的心情更是可以理解。
直到第三天,李伯伯的伤情一直平稳并没有出现其它意外情况。当如峰告诉李大娘他们李伯伯已经没有生命危险时,小红一家都喜极而泣恨不得要给如峰下跪了,杨氏和如玉姐妹俩知道这一消息后都高兴得不得了,把如峰也夸得喜笑颜开的。
也是在这天下午,郑刚夫妇处理好山里的事回来了。
第二十七章远亲不如近邻
郑刚夫妇听如峰说完李伯伯的事,两人顾不得休息马上和如峰一起到了李伯伯家里。
金氏再次细细查看了李伯伯的伤情,如峰已经把治疗经过、复位方法和复位后的处理一一详细的说了,金氏听得直点头说如峰处理比较得当。对李伯伯的情况,金氏的说法和如峰的一样:李伯伯现在已经没有生命危险只需要好好调理休养。
郑刚他们回到家,夫妇俩又表扬了一番如峰。听到父母的夸奖,如峰心里比吃了蜜还甜,杨氏也在这时才真正把心放下了——既然妹妹金氏都说没问题了就肯定没问题,以前金氏可从来没有误过一个病人。
因为郑家坚决不收诊金,李大娘晚饭时端来炖好的鸡肉感谢如峰,郑家不好推辞收下了。
金氏送李大娘到院门口拉着李大娘的手说:“大嫂子,以后千万别再这样客气了。咱们都是邻居互相帮忙是应该的,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你跟我们这样客气就显得生分了。李大哥正是需要补身子的时候,让李大哥多吃点。”李大娘口里应着走了,心里却还在想还有什么方法能表达他们一家对郑家的谢意。
李伯伯家里也不宽裕,现在李伯伯受伤躺在床上家里又少了一份收入,往后几个月李大娘他们只怕要艰难一些了。金氏感慨的看着小红的娘离去。
晚饭后如峰对父母说出了自己的打算:如峰想征得父母同意,等下次外公回来和外公说明了让如峰跟外公一起外出游历积累经验,过几年如峰想自己开个医馆。
郑刚夫妇没有多考虑就答应了,金氏说自己现在也教不了如峰更多的东西,让如峰跟着金守志学习游历肯定会大有收获,对如峰将来开医馆积累经验很有必要。
因为郑刚夫妇奔波忙碌了几天一直没有好好休息,如峰这几天也一直绷紧了神经为李伯伯治伤,所以饭后一家人没有聊多久就散了回屋休息。
如莲现在张口闭口就是自家二哥如何了不起,与如峰说话也不像往日那样没大没小的。如峰更是说话做事都一副男子汉模样,对如莲如玉说话时完全把两个妹妹当小孩子看待,如莲对此居然没有任何不悦——要在往日她早就给如峰顶回去了。对此如玉始终只是笑笑了事——虽然她和如莲现在的年龄只比如峰小两岁,可不论怎么说,她现在确实是如峰的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