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府中,俞筱晚先回墨玉居更衣,再去给老太太请安,将食盒送上,&ldo;这是店子里的腌果,新制的口味,老太太尝尝鲜。&rdo;
老太太尝了几枚,连赞清脆慡口,又让杜鹃拿些出去分给小丫头们吃,然后才问道:&ldo;今天怎么去了这么久?&rdo;
老太太关心她,肯定会问跟去的下人们她的行踪,俞筱晚便也没隐瞒,实言相告,老太太沉吟了片刻,微叹一声道:&ldo;天家的人,还是少接触为好,尤其那个惟芳公主,听说发起脾气来,是翻脸不认人的。&rdo;
俞筱晚替惟芳长公主分辨几句,&ldo;或许是旁人以讹传讹。&rdo;
老太太还想劝她几句,想想算了,难得晚儿在京中能有个手帕交,就是难服侍点,只要日后能帮衬着晚儿就行,便没再提,而是说起了几日后的年宴,&ldo;多帮帮你小舅母,她一人可能忙不过来。&rdo;
俞筱晚就点了点头,她也听到了一点风,好象昨晚谈何家的亲事之时,张氏不知怎么又冲撞了老太太,这几日又被禁足了。
回到墨玉居,赵妈妈就过来附耳道:&ldo;也不知是不是的,今日看着曲妈妈出府,听说是去的张府。这时候,府里正忙年宴的事,都忙得脚不沾地的,还去张府做什么?这还不算什么,我正巧去西侧门时遇上她,打了个招呼,她好象很紧张似的。&rdo;
俞筱晚就想,会不会是跟张夫人传什么讯息?难道是跟欧阳辰有关的?文伯不是说,欧阳辰最近手头很松泛么?
------题外话------
不好意思,今天很忙很忙很忙,明天再多更些吧。也要晚上才能更新了
63一同出游
俞筱晚叮嘱赵妈妈多去注意一下曲妈妈的行踪,从腰间解下钥匙,&ldo;妈妈多拿些银子在手上使,该用的地方不用省着。&rdo;在曹府办事多有不便,这些下人都是曹家的,只有用银子来撬开她们的嘴。
曹清儒下朝回到府中,便到武氏的居处顺年堂,问武氏年宴的安排情况。如今府里的家务分给张氏和武氏分管,老太太让武氏管着厨房和服装、首饰的采买这几个大头,张氏则管着洒扫、修葺这些琐事。年宴自然是两位夫人一同操持,但张氏刚又被禁足,曹清儒不想去她那里听牢骚。
武氏将细务一一禀明,&ldo;老太太说要隆重些、奢华些,毕竟爵爷您升了职,吴庶妃也是咱家亲戚,睿哥儿又说了亲,几桩喜事,没有简单的道理。老太太还说,若是能请来摄政王爷便是最好的。&rdo;
曹清儒对宴会的安排没有异议,对邀请摄政王一事,也是兴致勃勃,&ldo;王爷身份高贵,往常哪里是我想请就能请的?如今有吴庶妃在,倒是个现成的由头。&rdo;说着轻搂过武氏的肩,欣慰地道:&ldo;当初你收留姨妹和吴侄女,实是帮了曹家的大忙。&rdo;
虽然邀请上司是礼仪,但到底跟摄政王的身份相差大了,以往曹府从不敢邀请摄政王。
武氏笑得温婉有礼,嘴唇上扬的弧度好像是精确测量过一般,&ldo;爵爷这么说真是羞煞妾身了,为爵爷分忧解愁,是妾身的本分。&rdo;
曹清儒满意地点点头,这才是个称职的曹家主母,宽宏大度不嫉不妒,懂得在夫君面前放下身段低眉顺眼,替他管好后院,和妾室好好相处。
武氏又温婉地问道:&ldo;老太太免了请安,爵爷可要在此用饭?&rdo;这几日寒流来袭,老太太的身子不慡利,就想多清静清静,不让家人来探望,曹清儒也只敢遣人去延年堂问安。
&ldo;不用,我要去查看睿儿的功课,晚饭就随便找个地儿吃了。&rdo;曹清儒说完站了起来。
武氏现在的一举一动虽然都符合他心目中完美的当家主母形象,不过太乏味了,感觉还是以前当姨娘时好,时常会撒个娇、矫点小情……不过已经是二房夫人了,本来出身就低了,再那般柔媚也不象话。
武氏恭顺地送爵爷到院门口,看着他越走越远的背影,攥紧手中的帕子,眼中愤愤不平。什么随便找个地儿吃晚饭?明明就是想去石姨娘那儿,再顺便在那边休息!爵爷这个月已经在石姨娘房内歇了十几日了,张氏和玉姨娘处各歇了五六日,她这边只歇了三四日,想想就气死个人。
曹中敏正好下衙回府,在路上遇到父亲,请了安,来给母亲请安时,正见到武氏满目的嫉恨和悲愤,忙快快上前几步,扶着母亲的手一同回屋,&ldo;这是大门口,人来人往的,若是被下人瞧见母亲刚才的脸色,学给父亲听,可如何是好。&rdo;
武氏听着就泫然垂泪,&ldo;还以为抬了平妻就盼出头了,原来不是,反倒比以前还受冷落些了。&rdo;
曹中敏当然知道父亲的作息,只不过身为男人他也能理解父亲,哪可能放着嫩得掐得出水来的石姨娘不宠,宠爱几个半老徐娘的?他于是沉吟了一下,安慰道:&ldo;听同僚说,父亲已经呈了请诰命的折子,有了诰命,就不同了。&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