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也是,我还是过好我的日子吧。&rdo;古青娅想了想,&ldo;眼看着就要霜降了,青纱你觉得冬季这么长的时间,做什么好呢?&rdo;
&ldo;……&rdo;青纱不说话,这种小事它也要帮忙出主意,那要这些书来干什么?
古青娅没听到青纱的声音也不奇怪,想了想就去翻了其他的书了,到时候看姜荣安怎么安排的,她再根据他的安排来帮忙出谋划策。
正临霜降,街上也有不少卖柿子的,跟在京城那边买的不同,这边要很小个,核也大,价钱很便宜,买的人并不多。
古青娅让厅婶买了一些回来做柿饼,去皮去核后跟粗面或是白面混合,用油煎熟就成,可放置很久,是很不错的一个零嘴。
当然,卖枣子的也不少,古青娅并不很爱吃,不过这个东西补血,无论是做馅还是熬汤都很不错,也屯了一些。
这个时候,古青娅就怀念起那些从北方那运过来的各种干果了,还有陈家大叔的熏肉以及陈家小子的果酒花酒。
离开京城前,姜荣安就将这些安排好了,由姜家家庙在京城的人接手,可形成良好的合作,估计过个把月,京城那边就送一些过来了。
霜降节气后的第三天,早晨起来看到植物叶子上有一层薄薄的白霜,太阳一出来,又消失的无影无踪。
古青娅不由拉紧了衣服,看来得多给孩子准备些衣服。在翻柜子的时候,古青娅忽地想起来,在三化县的时候,还给慈善堂送过饭食,后又送过一些旧衣。
南方不下雪冬日湿冷,人很难熬,但是北方下雪,若是柴禾不够,室内温度不够,那生生冻死人的事也不是没有。
以前不当父母官,对于那些听闻哪处有人冻死的事也只是感慨可怜,但如今位置不同,想的自是不同,若是冻死饿死人,也是在职的过失啊!
虽说不看佛经,但是一些因果书籍或是善书或是感应篇她都是翻过,明知可做而不去做,这罪过可就大了。
想到这里,古青娅忙将厅婶给喊来,&ldo;厅婶,您到前头喊一个衙役,打听下平安县的慈善堂的事?&rdo;
顿了顿,古青娅觉得还不够,&ldo;等等,还有附近的道观寺庙什么的,都问问。&rdo;
厅婶有些疑惑,&ldo;夫人,您这是要做什么?&rdo;
&ldo;我只是突然想起,这天渐冷,也不知这边慈善堂里的可怜人如何,大人忙碌田桑,怕有疏忽,我们先打听看情况如何,我再与大人提。&rdo;
&ldo;原来如此,夫人稍等,我去去就来。&rdo;厅婶听了,忙去前头找了个没跟出去的衙役,详细问了平南县的情况。
&ldo;哎,厅婶,您怎有空找我来?&rdo;这衙役叫二两,是通过一个远方舅舅的关系进来当衙役,平日里还算嘴甜,跟厅婶比较熟。
&ldo;喏,刚做了几个柿饼,尝个味儿。&rdo;厅婶说着,递过去两个还有些热乎的柿饼,&ldo;我就找你问个事儿。&rdo;
二两见饼子上还有着油光,不由咽了下口水,见周围没人,忙结果塞进怀中,&ldo;厅婶,那我就不客气了,您问,只要我知道的,保管知无不言言无不尽。&rdo;
&ldo;平南县可是有什道观或是寺庙?&rdo;厅婶问道,&ldo;就想改日去烧烧香,抽根签。&rdo;
&ldo;寺庙要隔壁的土元县有三元寺,据说很是灵验,从咱们县过去,来回也要两日时间。&rdo;
&ldo;不过我们当地的比较常去东边一座山上,那有个道观,还有北边那有个土地庙,大家每逢初一十五,都会去拜一拜。&rdo;
&ldo;这样啊,那道观和土地庙里的人多吗?平日里过得如何?&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