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是豆腐能做出的类型就许多了,嫩的老的,干的,加味加料的,忙都忙不过来。
因为今年打算送的年礼单包括了熟食,所以等鸡卷、加馅豆腐泡、灰水粽子包好,就比往年推迟了两三天左右。
姜荣安和古青娅分头行动,毕竟他有些人家不方便去,比如卢易彤、刘钰,长辈跟平辈之间还是要注意的。
日子一日一日过去,这年味也越来越浓,红红的春联贴上去,加上炮竹声,孩子们的兴奋劲都被挑了起来。
虽说果果她们到京城这半年里没交到什么新朋友,但是这条巷子里的几户人家的孩子还是混了个脸熟的,也会时常在家门口玩一玩。
尤其是飞飞,简直都要成为孩子王了,不过他也懂事,就在家门口附近。
第467章过年
要过年了,孩子们凑在一起最经常谈的就是,家里准备了什么样的年货啦,做了什么好吃的,诸如此类的话题。
而女孩子们的话提则要更多一些,比如买了缎带啊,绢花什么的,或是说学了新的绣花针法之类的。
也就是孩子们口中没什么特别的话语,却是大人们判断别人家过年过得如何的一个依据,这是免不了的,大家总会互相比较一番。
而这条巷子里住的人家条件都不错,不说都是当官的,但做生意的也不少,这个时候比的就是新奇了。
不过古青娅平素和人少交流,对这种台面下的比较也不那么清楚,而飞飞怕是被问的最多的人,只不过他心眼大不放在心上,回家也不会跟父母说,所以古青娅也真不知道还有这样的事。
不是土生土长的京城人,除夕这日自然保留着南方家里的习俗,祭拜祖先。
吃过午饭,孩子们便忙着洗衣服洗头,穿上新衣裳戴上新首饰帽子,有那等不及的孩子,就跑到街上去了,在屋里都能听到外头的笑闹声。
与南方不同,北方寒冷,到了夜里几乎不出门,所以孩子们到了晚上也只能老老实实地待屋里守岁,没法再像南方那样,在屋外玩一玩跑一跑再回来。
古青娅和姜荣安却没先去打理自己,而是包了红包,给姜厅厅婶等人送去,这并不是新年红包,而是一个年终的奖金,犒劳他们这些年一年的辛苦。
下午大家洗洗刷刷好,就在屋里围着火盆晾头发,这大冷天的要是不把头发给弄干再绑起来,湿气入头部,那滋味可不是好受的。
等整理好,晚上大家就围在一起吃饭,而今年姜荣安和古青娅决定试着吃下火锅试试,这是这两年流行起来的风潮,倒是很受欢迎,的确别有一番乐趣。
怕新衣裳染上烟火气,大家纷纷都换上旧衣裳,你一筷子我一筷子的,也没了以往的食不言规矩,边吃边聊,可是足足吃了一个时辰。
撤下锅碗瓢盆,大家就坐在炕上,或是看书或是是玩游戏,各有各的事做,却又不会枯燥。
中途霜霜和降降年纪小,支撑不住先睡了过去,随后果果面面飞飞也陆续睡去,五个孩子在炕上横七竖八地躺着,古青娅无奈地笑了笑,一一将他们给摆正,盖好被子。
进入子时,就意味着到新年了,古青娅看了看身旁的姜荣安,淡笑着说道:&ldo;夫君,新春大吉,如意安康。&rdo;
&ldo;娘子也是。&rdo;姜荣安握住古青娅的手,&ldo;愿年年岁岁有今朝。&rdo;牵着对方的手一直走下去,此生足矣。
&ldo;夫人,一切都准备好了。&rdo;门外,厅婶低声叫着。
古青娅看了姜荣安一眼,&ldo;你把孩子们叫起来,我出去看看。&rdo;
除夕夜里是有拜神的习俗,有早有晚,古青娅出去,院子被屋檐下灯笼的光照得红红的很亮堂,一张八仙桌摆放在正中,上头摆放着满满的碗碟,除了保鲜的新鲜果子,还有各类干果蜜饯糕点一类,加上他们做的一些熟食,可谓是很丰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