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中苏
互不侵犯条约》正式公布于世。
当日,中国外交部发表谈话如下:
&ldo;此举不能独对于中苏两国间和平多加一重保障,且
为太平洋各国以不侵犯之保证共谋安全之嚆矢。……
&ldo;中国今日虽受外来极度之侵凌,不能不以武力抵抗武力,然酷爱和平为
我国人之特性,今日以武力侵凌我者,苟能幡然觉悟,变更其国策,则我国人亦深愿与之签订不侵犯条约,共维东亚之安全,而谋人
类之幸福。……&rdo;
与此同时,国民政府签订了由苏联购入武器的借款协定,先后签约合计约3亿美元。苏联的军事顾问和航空
志愿队,也先后来华援助中国抗日战争,从签约到9月4日止,苏联运往中国的战斗机共72架,轰炸机54架,侦察机20架。此外,还运
来大炮、战车、弹药等军火。这些对日本政府来说,无疑是一个当头棒喝!
蒋介石在本篇日记中,希望《中苏互不侵犯条约》
能促使日本政府改变政策,&ldo;有所觉悟&rdo;。
【12月4日】
倭俄均欲以中国为战场,以中国为牺牲品,我国又焉能不亟图自强哉!
抗战初期以来,真正支援中国抗日的
,在世界各国中只有苏联。在布鲁塞尔会议上,也只有苏联代表李维诺夫伸张正义,坚决主张谴责日本侵华。
中国政府希望苏
联早日参战,10月间,苏联国防部长伏罗希洛夫向中国驻苏大使馆参事张冲表示:&ldo;中国对日战争到生死关头,苏联必定出兵,决不
坐视&rdo;。参见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下册,第691页。
可是,12月,斯大林又说:&ldo;苏联如果参战,会被视为有赤化中国之
野心,反而于中国不利。&rdo;
蒋介石认为苏联出尔反尔,无非是&ldo;欲以中国为战场,以中国为牺牲品&rdo;,这都是因为中国的国民
经济落后,基础太差所致。因此他想,一味地依赖外援终不是长久之策,应该&ldo;自立自强&rdo;!
【12月6日】
倭寇对德大使所提调停办法,以我不能屈服,彼已决绝乎!
倭军所惯用者为奇袭与包抄而已!
12月1日
,德国外交部长牛赖特向中国驻德大使程天放劝说:&ldo;为中国利益着想,不宜拒绝日本的和平提议,如果迟延下去,中国国家解体的
危险也会越大。&rdo;
12月2日,蒋介石在听取外交部次长徐漠的报告后,生怕&ldo;和谈&rdo;破产,于是急忙在南京召集了在京军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