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小说网

面包小说网>近代中国史纲郭廷以 > 第102章(第1页)

第102章(第1页)

清廷与李鸿章仍盼能获得外力援助,分向各国洽商。李告英使欧格讷,如能使中国不丧失领土,愿给英人以政治、军事、铁路、矿山、商务特权。英国以列强在华争夺日剧,已准备联日,欧格讷劝李接受日本的要求。美国公使田贝,亦劝他放弃各国干涉之念,割地之外,并须赔款,日后可用美人筑铁路、开矿山、办银行以增加收入。俄国最关心的为日本是否要侵占朝鲜、满洲,在未确悉之前,暂不采行动,只说日本如要索过大,即联合他国干涉。德国亟欲在中国取得军事、商务、海港权利,中国困难愈大,德国的机会愈大。法国以俄国的马首是瞻,亦要等待日本要索土地的具体事项,再出而评论。清廷与李鸿章的愿望全部落空。及至威海卫陷落,北洋舰队尽歼,日本大有转犯天津、北京的可能。三月三日,清廷终于授李鸿章以商让土地之权,原因是倘不如此,&ot;则都城之危,即在指顾,以今日情势而论,宗社为重,边徼为轻&ot;。

三月二十日,李与伊藤、陆奥开始在日本马关谈判,随员中有他的儿子李经方及罗丰禄、马建忠、伍廷芳与在日本参加的美籍顾问福士德。1李要求先行停战,盼中、日永结和好,共维亚洲大局,否则有害于华者未必有益于日。伊藤不加理睬,翌日提出如下条件:日军占领山海关、天津、大沽,该地华军一律缴械;天津至山海关铁路归日军管理,中国负担停战期日本军费。李认为太苛,伊藤迫他于三日内撤回停战要求。二十四日,第三次会议,李允不谈停战。日本浪人欲使和议不成,李于返寓途中,遇刺受伤。此一狙击,反予李以帮助。伊藤、陆奥恐李藉口回国,招致欧洲国家干涉,立许停战,但台湾、澎湖不在其内。

四月一日,伊藤提出狠毒的讲和条款,限四天决定。李酌加修正,委婉恳求,希望日本为两国久远关系着想。伊藤仍逼他作诺否确答,并威吓李经方说:日本为战胜者,如谈判破裂,&ot;我命令一下,则北京安危,有不忍言者。中国全权大臣一去此地,能否再安然出入北京城门,亦属不能保证&ot;。李鸿章与北京最不肯接受的为赔款三万万两,割让奉天南部(辽东半岛)及台湾、澎湖。经过伊藤的威吓,李允割邻接朝鲜的四县及澎湖。十日,伊藤将条款略为削减,辽东半岛的辽阳除外,赔款改为二万万两,其余均照原案,&ot;但有允不允两句话而已&ot;。北京希望赔款再减,并保有台湾北部,倘无可再商,即与订约。日方于李与北京往来电报内容完全知道。第五次会议时,李虽作最后乞求,伊藤坚称不能再让。一八九五年四月十七日,李氏父子与伊藤、陆奥将条约画押,即马关条约。

----------

1伊藤及陆奥亦有一美籍顾问。

条约的主要内容,一为中国承认朝鲜自主,即默许朝鲜由日本宰制,中国不再过问。二为割让奉天南部,及台湾、澎湖。奉天南部包有鸭绿江口至凤凰城、海城、营口以南的整个辽东半岛.旅顺、大连在内。台湾、澎湖为台湾全省,以往虽有对俄、对英失地之事,或为边远荒凉之区,或为海中小岛,此次所割均属&ot;腹心根本,膏腴要塞&ot;。三为赔款二万万两,三年内付毕,约为一八四二及一八六〇年对英、法赔款的七倍,超过中国全年收入的两倍。清廷不得不饮鸩止渴,在种种勒索之下,举借外债,以致财尽民穷;日本则以这笔相当于全国三年收入的巨款发展实业,扩张军备,加紧对华侵略。四为日人得在中国各口岸从事工艺制造,机器只纳进口税,所制造货物豁免内地税、钞课、杂派。即是日人有权在中国设立工厂,就近利用中国的原料、人工,产品又可免纳税捐,使中国的工商业无法与之竞争,西方各国亦援例办理。李与清廷力争割地、赔款,对于这项关系经济命脉的条款,则轻轻放过。五为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口岸,日船得航行长江、运河、吴淞江,扩大深入内地的范围。六为另订商约,日本享有领事裁判权与片面的最惠国待遇,取得以往及今后西方国家所已得及将得的特权,同时亦提高了它的地位。七为日军占领威海卫三年,以待赔款交清、商约批准,占领军费五十万两归中国负担。从此日本不仅为侵略中国主要国家之一,且最为凶毒。

四、俄、德、法的干涉

条约签订前后,国内痛愤万状,纷纷力争,促勿予承认,重行备战。国际形势一时于中国似颇有利,此即俄国领导的对日干涉。日军行将进入东北之时,俄之将有举动,为世所周知。十一月,俄已对日示意;十二月,俄使希特洛渥告诉陆奥,如欲占有台湾,俄或不反对。言外之意即是不许占有东北地方。一八九五年一月,俄国开始加强太平洋舰队。张、邵被拒后,希特洛渥又告陆奥,希望勿向大陆扩展土地,勿进攻直隶。二月间,中国出使俄国大臣许景澄已自俄国外部得知,如日本要求太奢,俄将约英、法干涉,有不许日本占地之意。三月初,俄国邀请列强联合对日劝阻。英国不愿开罪战胜的日本,且欲联以对俄,婉词谢绝。德国久思染指远东,尤欲在中国取得军港,亦对英表示,倘第三国自中国取利益,德国定要取得补偿,希望英国支持。英国答称无意在远东有所行动,德国转而就俄。外部侍郎前任德国驻华公使巴兰德持之最力,谓如此可影响俄国在欧洲的对德态度,减轻德国东境的压力,疏远俄、法的关系,复可向中国要索报酬。德国此一行动,正为俄国求之不得。不过俄国外务大臣初只望日本放弃旅顺,财政大臣威特坚主迫令放弃全部辽东半岛,西伯利亚铁路即可免受威胁,复可穿过满洲,进而改变中俄疆界,陆、海军大臣一致赞成必要时不惜对日实力强制,准备一战。俄皇尼古拉二世亦认为瓜分中国为期不远。四月十五日,正式批准。法国为俄国的同盟者,亦恐日本过分得势,危及法在亚洲地位,遂允追随俄国,于是三国的结合形成。德国因尚需要一番准备,不克立即行动,这或是巴兰德劝李鸿章不妨先签和约的原因,亦可能是有意置日本于炉火之上,造成俄国非干涉不可之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