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南方的桂系、滇系、国民党与联省自治
北方军阀火并,南方亦互讧不已,一方面为桂系及政学系(会);一方面为滇系及国民党。孙中山离粤后,军政府完全受桂系、政学系把持。一九二〇年二月,唐继尧为驻粤滇军统率问题,联合国民党与桂系、政学系相争。2军政府总裁伍廷芳及参众两院议长林森、吴景濂相继而去。四川熊克武曾与唐继尧合力驱走投靠段祺瑞的督军刘存厚,后因不堪唐的凌迫,转附政学系,为唐及亲国民党的川、黔军所败。熊以川人治川为口号,联合附唐的川军将领刘湘,并与刘存厚言和,转败为胜,滇、黔军退出四川。同一时期,广州亦起重大变化,军政府卒为国民党推翻。是后南方内争,仍然不已,四川尤战无虚日。孙中山主持军政府时,将粤军二十营收归直辖,由陈炯明率领,移驻粤东。及孙中山去职,陈炯明惧为桂系所乘,积极进攻闽南,占有漳州等地,实力渐增,成为国民党的唯一武力。1桂系与直系一气,国民党与皖系联交。孙中山乘直、皖之战,促陈炯明攻粤,由皖系的福建、浙江督军济以饷械。一九二〇年八月,陈炯明回师,粤人痛恶桂军,其情形一如湘军之驱逐北军。十月,岑春煊、陆荣廷宣言解除军政府职务,广东督军莫荣新于勒索商民巨款后出走,粤军人广州。孙中山宣布军政府依旧存在,陈炯明任广东省长。三个月前桂系助直系推翻皖系,现在皖系又助国民党推倒桂系,南北继续对立。
----------
1官方宣布李系自杀,或云遭人谋害。
2驻粤滇军原由李烈钧统率,经政学系运动,改归李根源。唐继尧命仍受李烈钧节制,桂系助李根源,李烈钧战败。
一九二一年初,旧国会在粤重开,孙中山拟改军政府为正式政府,以期内收统驭之效,外以对付列强。2陈炯明欲保境自守,独有广东,阻挠未成。五月,孙中山就任总统,辖区仅有广东,而广东的实权则在陈炯明之手。3北方军阀及公使团对孙一致反对,广西陆荣廷陈兵粤边,准备东侵。六月,粤、桂之战再起,粤军先下广西梧州,八月再下南宁,李烈钧所统滇、黔、赣联军亦占领桂林。但西南其他各省仍不奉孙的号令。
辛亥革命期间,已有仿行美国联邦政体之议,但民国政府仍然是中央集权制。二次革命后,袁世凯实行独裁,地方分权之说又起。及南北分裂,主张联邦制者渐多。为避用&ot;邦&ot;及&ot;分权&ot;字样,改称&ot;联省自治&ot;。先由各省制成省宪,组织省政府,实行自治,再由联省会议,制定联省宪法,组织中央政府。实际是为了迁就军阀割据,希望达成表面的统一。南方军阀地狭力弱,但图自保,残余皖系督军恐被吞噬,均表赞同。直系军阀地广兵众,吴佩孚踵行段祺瑞的政策,思席卷海内,反对最力。孙中山认为中国之乱,由于军阀之目无法纪,大军阀自恃暴力,攘夺权利,固然须予以摧毁,联省自治无异保护小军阀,使各占一省,说不上自治,徒只削弱中央,不能统一。
----------
1一九一九年十月,中华革命党正式改名中国国民党。
2南北和谈时,公使团以部分关余归广东军政府,孙中山回粤,公使团谓军政府不能代表南方,停止拨付。孙拟强行接收海关,外国军舰示威阻止,孙至为愤慨。
3陈炯明除任广东省长、粤军司令外,孙中山又畀以内政、陆军部长。
民国初年,倡导联邦制的多为湘人,如政论家章士钊、李剑农。其后湖南以受北洋军阀及南北战争之祸独甚,名流熊希龄正式提出联省自治说。北军被驱逐后,湘人谋置身南北之争之外,保持中立,进行益亟,研究系力赞其成。直、皖之战甫了,一九二〇年七月,湖南省长兼总司令谭延闿即宣布自治,创制省宪,&ot;本湘人救湘、湘人治湘之精神,采行民选省长制,以维湘局&ot;。梁启超与熊希龄为草自治根本法,各公团反对省议会包办,军人又相倾轧,变乱频作。十一月,谭延闿去职,由师长赵恒惕继任,剪除异己,一九二一年四月,完成湖南省宪法草案。
云南唐继尧对四川用兵失败,宣布闭关自治。一九二o年,率领黔军自四川返贵州的卢涛,逐走督军刘显世,亦树自治旗帜。同年熊克武、刘湘宣布四川自治,刘湘任总司令。一九二一年,自四川退回云南的滇军师长顾品珍驱走唐继尧,仍以自治号召。北方各省议会及各团体同在作自治运动,皖系浙江督军卢永祥的&ot;各省自定省宪,实现地方自治&ot;通电,尤为轰动,湘、黔、川、滇当局同声以应,此为联省自治的高潮。
湖北督军兼两湖巡阅使王占元为一庸才,而野心勃勃。一九二一年初,召集湘、赣、川、滇、黔、桂代表会议,自居盟主。是年四月,北京内阁总理靳云鹏邀曹锟、张作霖会于天津,王亦在内,商分配地盘及改组内阁问题。东三省外,划蒙古、热河、察哈尔、绥远为奉系的势力范围;直、鲁、豫外,划陕西、甘肃、新疆为直系的势力范围;长江流域及川、滇、黔为王的势力范围。
王占元督鄂六年,专事聚敛,此次北上,所领军费悉饱私囊,不发军队欠饷。六月,宜昌兵变,武昌、沙市继之。1鄂人请湖南出兵助成自治,湖南正苦兵多将骄,谋向外发展,消灭内忧,扩大联省自治运动。四川军阀互不相下,亦欲以湖北为外府,夺据西南鸦片集散地的宜昌。七月二十九日,湘军总司令赵恒惕获皖系财力的支持及鄂籍国民党人蒋作宾的合作,以援助鄂人自治的名义,进攻湖北。王占元屡战屡败,直系的萧耀南代为湖北督军,吴佩孚代为两湖巡阅使。湘军知非直系之敌,赵恒惕与吴有旧,希望吴赞成联省自治,南北政府一并取消,另组统一政府,召开国民大会,先制省宪,再制国宪。梁启超为解湖南之危,劝吴与湖南提携。吴均不之听,水陆并进,大败湘军。以张作霖眈眈虎视,孙中山已定广西,准备北伐,湘军大有与之联合可能。加之川军已入鄂西,急须移师迎击,因于攻下岳州后,未再续进。赵恒惕以兵败力竭,九月一日,透过长沙英国领事的调停,与吴会于岳州英国兵舰,订立和约。同月,进攻宜昌的川军受到英、美、法、日领事的干涉,不久为吴拒退。